特稿';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特稿
杜威:90后男生的《妈妈日记》
2011-09-02 14:29 作者:文/陈 茉

清晨起床,先用导尿管帮妈妈小便,然后通过按摩帮助妈妈大便;

给妈妈洗脸、洗手、漱口;

把爸爸买回的牛奶、饼干、小米等熬成汤食,通过胃管给妈妈喂完早饭;

中午和爸爸一起给妈妈熬肉粥或菜汤,泡上主食给妈妈喂饭;

下午课间时,从学校跑回一墙之隔的家里,给妈妈喂水,帮助她小便;

晚上,喂完饭后给妈妈洗澡、捶背、做全身按摩,然后完成家庭作业。

这就是一个90后男生在小学时雷打不动的日程表。当同龄的孩子在看电视剧、玩游戏、听MP3时,杜威要做的却有这么多。

杜威出生在1991年,刚出生时体重只有2公斤,这让父亲杜子料和母亲李巧英非常担忧。李巧英奶水不足,每天早上都要起早赶到离家3公里的奶站排队买牛奶,倘若哪天去得晚了,儿子的牛奶就会断顿。为了促进杜威的发育,李巧英每天坚持给他按摩。到了4岁时,杜威能站起来走路了,并且越来越健康,顺利地上了小学,品学兼优。

人生总是会发生各种逆转。在杜威7岁那年,李巧英大脑出血,多方救治后,因为脑部出血压迫脑干神经,导致全身瘫痪了。

杜威不得不早早地承担起照顾母亲的重任。每天的安排之琐碎繁重,是同龄人所无法想象的。他不但学会了料理家务,也学会了为母亲下胃管、插尿管、量血压、打针、按摩、营养配餐等。

李巧英的大脑思维相当于三四岁小孩。有一次杜威吃苹果,她看见后非要吃,不给吃就一直跺脚。最后杜威就切了特别小的一块喂给她,结果她咽的时候卡在了喉咙里,脸憋得通红。父亲的电话打不通,催吐也无济于事,最后杜威只能给她一勺勺地喂水,直到她把那块苹果吐出来。

杜威一直在记《妈妈日记》,日记中大部分是照顾妈妈的经验性总结和记录。在日记里,杜威记录了妈妈的饮食反应情况。例如“妈妈吃蜜橘胃酸,以后慎用”,“红枣补食,食后致使血压升高,以后慎用”等等。

渐渐地,杜威已经成了母亲最好的保健医生。医生给妈妈配的各种药,服用后他都要认真记录、分析、对比。哪种药效果一般,哪种药效果明显,他都心中有数。杜威还买了不少诊治瘫痪病患者疾病的书籍,对症购买药品,同时加强对妈妈的康复训练。

为了照顾妈妈,他不可能像其他孩子那样痛快地玩耍。高中晚自习时,他利用大课间回家把菜洗好放在盘子里,等父亲下班做好饭后,他先为母亲喂饭,然后再和父亲一起吃,吃完后赶紧洗完锅和盘子就往教室跑。

杜威曾有短暂的8天住校的经历,但因为担心家人,很快地搬回家里。随着功课日益繁重,杜子料不顾儿子的反对,请了一个保姆,但李巧英已经习惯了儿子的照顾方式,保姆尽管很尽心,仍然不如杜威照顾得周到,无奈,他家不得不辞去了保姆。

2007年,杜子料因为休息不好,在给妻子洗脚时忽然晕厥过去,在医院整整抢救了24个小时才清醒过来。这一次打击,使杜威的心情更加沉重,爸爸虽然康复回到了教学岗位,但是他再不能过度劳累了。杜威坚决不让爸爸插手照顾妈妈。

在他的悉心照料下,母亲奇迹般地恢复了失去近8年的记忆,并且有一侧肢体也能轻微地活动,还能坐在椅子上看电视。

母亲最终还是离开了他们,家中只剩下体弱的父亲。现在的杜威是内蒙古农业大学的一名大学生,面对各种荣誉,这个90后男生很淡定。

有关部门说他“为内蒙古自治区未成年人教育树起了一面旗帜”,他感到太大了。“作为一个儿子,我就要负起自己的责任,所有的孩子都一样,我们要承担自己的责任,承担起未来的希望。”杜威说。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