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经周折,记者终于在北京见到了嵩山大法王寺方丈释延佛。他身着黄色僧衣,坐在轮椅上,神采奕奕,交谈时,双目凝视,面带微笑,神态祥和平静。虽然话不多,但已经把他64年的人生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释延佛(左)与赵朴初先生合影
他还兼任尧山佛泉寺、广东隐贤寺、山西明灵寺、陕西铁佛寺等十多个寺院的方丈。同时还是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省残联名誉副主席。
话题从中国孝贤文化开始。
中国嵩山大法王寺联合中国文化书院、世界和平慈善基金总会、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敬老慈善基金管理委员会等主办“全国十佳孝贤”评比活动,从2004年开始至今已经举办了7届,一共评出孝贤楷模75名。。
近年来,中国民间自发评选这种活动很多,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提倡以孝为本,但他们举办的“全国十佳孝贤”评选活动连续持久,地域宽广,影响最大。
第七届“全国十佳孝贤”合影
评选活动的倡导者释延佛是一位残疾人,他不仅精通佛教,而且大力倡导为残疾人服务,身体力行从事慈善事业,在海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不平凡的经历
释延佛俗姓尚,名连佛,河南省登封市马庄村人,自幼聪明慧觉,学习一直名列前茅。中学毕业后,因家贫辍学,当了一名电工,一年后晋升电管所所长。天有不测风云。一日在电线杆上作业,不慎被高压电击坠地,因经济拮据,救治不及,造成胸以下高位截瘫。
释延佛自此后体会到了人世炎凉,饱受人间辛酸,唯有母亲与他相依为命。
为了减少白眼给儿子造成的心灵的痛苦,锤炼儿子的意志,这位坚强的母亲把儿子抱在一辆平板车上,带上几十斤红薯和一袋玉米面,把儿子拉到嵩山峻极峰下,接着,母亲又叫来释延佛的朋友陈更新,将儿子绑在一把椅子上,在农历二月二这天,母亲和陈更新抬着释延佛上了山,在一个黑闷潮湿的小窑洞里一躺半年,每天两餐没有菜的清汤煮红薯,他硬挺了过来。可老天不作美,半年后,一连几天的大雨把窑洞漏的一地泥水,母亲拄着木棍用单薄廋弱的身体硬是把释延佛背到了嵩山老母洞。不久,母亲积劳成疾,溘然长逝。释延佛永志不忘母亲临终前对他说的话:“连佛,妈走了,再难也要活着。不吃苦不知人间苦命人,不受罪不知啥时能成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