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专题
鲍海明:环保产业大有可为
2011-09-02 11:17 作者:文/本刊记者 龚 寒

其间公司也遭遇危机:只有出项,没有进项,濒临倒闭——员工走光了,仅剩的两名最得力的工程师,也已经在外头找好了下家。鲍海明十分着急,他找来两位如今的副总:“你们再给我两个月时间,如果还是不行的话,我们就散伙。”

最终,公司起死回生的转机,竟来自原先不为他所重视的农村。不久,他们意外地得到了宁波某农村四座生态厕所工程中的一个项目。“我到现在都记得,8万元,这是公司成立10个月后的第一个单子。”回想起这个项目,鲍海明仍然有点激动。

鲍海明不敢小看这来之不易的样板项目,他带领公司技术人员一起钻研日本的先进技术,前后花了半年时间,一点一点地尝试解决了生态公厕的稳定性问题。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这个工程非常庞大。公司负责的具体事务极为琐碎,甚至包括亲自去说服部分村民同意翻地,以便将污水导出。经过一段时间的接户改造,农民家门口的臭水沟都消失了,部分起初拒绝该工程的农民,后来也主动找来了。

“农村污水收集处理率是浙江省生态建设的硬性指标,到2015年,宁波这个指标要从20%提高到70%,而宁波有2800个行政村,即便一年只改造10%,也有280个村,工程量很大。世界银行去年开始在宁波做4个农村污水分散式治理工程示范,从而为华东地区做一个标杆。鲍海明说,仅去年一年,中央财政就拿出300亿元用于农村污染治理,再加上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农村市场极大。”

国家对我们是有期待的

“环保是一个需要投入的产业,政府没钱的时候提环保,只能是吆喝。从世界环保的历史发展来看,日本、美国等国家,都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由政府拿出钱来做的环保。全世界基本还是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我感觉宁波现在的吃喝住行,并不比加拿大差,但在环保领域,差距不小,既有技术上的,更有理念和决策上的。”鲍海明说。

 
中国海外学子辽宁(大连)创业周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开幕,本届海创周以“贯彻国家‘千人计划’,汇聚海外高端人才”为主题。

他赶上的机遇,是中国经过20年的发展,无论政府还是百姓,环保意识都大大提高。在国内环保产业各领域发展迅速的背景下,如今农村业务只占公司业务的30%,反倒是企业工业废水处理成了大头,仅内蒙古某家企业的单子,一年就高达5000多万。

2008年,鲍海明被评为“鄞州区优秀人才”,2009年被评为“宁波市优秀留学回国人才”,2010年6月,经过面试,入选国家“千人计划”。

“以前我觉得做个地方性的小公司,自己衣食无忧,也能给员工发点钱就够了,但‘千人计划’让我感觉到,国家对我们是有期望的,期待我们这些留学归国人员能把一些战略性产业给做起来。如果不把公司做大,似乎有点对不起这个荣誉。”

于是,鲍海明不再拒绝风投递过来的橄榄枝。2008年,他曾拒绝了知名投资人2000万元的投资意向,“当时我说我不能要,要了我该睡不着觉了。一年要给你挣400万,到哪挣去?但从去年开始,我们公司开始引进第一轮风投1000万,因为要想做大,必须这么做。”

当生存不是问题,鲍海明很有冲动重拾创业的初衷——在垃圾焚烧领域做点事。“尽管之前没有条件做,但这6年来我一直在跟踪这个领域,这既是我的老本行,也是我自己的一个梦想。”

鲍海明介绍说,当前中国大部分垃圾处理仍靠填埋,但其实焚烧更为安全。国内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德国60年代的炉排炉技术。该技术非常稳定,但更适合垃圾焚烧规模每天高达800或1000吨的大城市。

“我们的目标客户,是有垃圾焚烧需要的中小型城市,大概一天50-400吨的规模,为他们提供一个成本低的解决方案。”他打算联合清华大学等研究机构,并在今年引进3000到4000万的风投,在宁波建设一个大型的垃圾焚烧设备总装基地,来进军这一领域。

鲍海明说:“企业要有技术专利,但工程不是做研发,而是一个成熟技术的反复运用,能够解决问题就好。所以我们的目标是提高设计、施工和运营的资质,做一个综合性强的环保工程技术公司。”。

“如果做得好的话,或许可以争取在2015年上市。”鲍海明说。

当问到有无心得与有意回国创业者分享时,鲍海明显得很谨慎,心情似乎变得复杂起来,“创业并不适合每一个人。杉杉集团的老总郑永刚先生说,所谓做企业,不是给你一堆钱去做,而是让你无中生有。”鲍海明说,“活下来的过程其实很痛苦。老老实实地做事,存活下来,才有可能去勾勒一个梦想。每天都朝着这个目标走,去实现它,是做企业最吸引人的地方。”



   上一页   1   2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