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专题
崔铮:领军中国印刷电子技术
2011-09-02 11:44 作者:文/本刊记者 张洪

崔铮,国际著名微纳米加工科学家,曾任英国卢瑟福国家实验室微结构中心首席科学家。2009年10月,作为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以下简称“苏州纳米所”)唯一的“千人计划”人选回国工作。

“千人计划”恰逢其时

有人说:谁输掉了纳米,谁就输掉了未来。纳米,十亿分之一米的长度,却主宰了崔铮的工作和生活。

在国际微纳米加工领域,崔铮可谓无所不精。他是英国卢瑟福实验室第一个获得永久职位的中国人,在那里一口气工作了16年,担任了长达10年之久的团队带头人,出版了4本专著,算得上功成名就。

“那时在英国,总觉得自己的能力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但还是有一个无形的天花板在上面。”谈起当年“落入俗套”的日子,习惯微笑的崔铮略显沉吟。

“千人计划”到来得恰逢其时,不同于以往科学院的“百人计划”和教育部的“长江学者”计划,它的门槛更高,可以做的事情也更大。

 
崔铮

“这绝对是一个机会。”崔铮把目标瞄准了一个方向——回国。

“千人计划”对入选者的要求十分苛刻,却可以自由选择落户单位。2008年的最后一天,苏州纳米所所长杨辉接到一个意外的电话,崔铮在那边说,自己刚刚在北京参加了“千人计划”活动,希望能申报“千人计划”到纳米所工作。杨辉高兴极了,当场亮出态度:“非常欢迎!你的电话是我们最好的新年礼物!”

若水路398号——苏州纳米研究所所在地,是中国纳米技术产业最为集中的区域,中国纳米技术产业创新基地正在此打造。这里拥有近2000名纳米技术专业人才,未来还将是一座“纳米之城”。崔铮发现,苏州纳米所的办事效率快得惊人,人还没到,仪器已经订好。等他辞去全部职位从英国赶来,一切已经顺水顺舟。这边的环境跟国外十分相似,人少,车少,清静安谧,特别适合做学术。

苏州纳米所是院地合作的国家级科研机构,除了注重基础性研究之外,更注重产业化,即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崔铮觉得,“这样的机制更加有助于科研成果转化。”

回国后,崔铮的生活一下忙碌起来,学术邀请纷至沓来,他所执掌的公司也已经正式运营,他的投入使得中国在这一领域快速与世界接轨。

崔铮对“千人计划”带来的益处感同身受,在他眼里,“千人计划是一个很高的平台。”走到哪里都受到尊重。

作为苏州纳米所唯一的“千人”,崔铮签了5年的合同,虽然才过去两年,实验室的墙壁还崭新如初,但是,在国际领先的研究方向上,崔铮和他的团队已经尝到了收获的甜头。



1   2   3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