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专题
“千人计划”:中国目前最高层次的海外人才引进计划
2011-09-02 10:59

“千人计划”实施取得积极成效

今日中国:英国《金融时报》文章称,“千人计划”的专家的贡献,突出体现在完善中国经济结构,推动国内在新经济、新技术、通讯、传媒等诸多领域的发展。最后成为中国企业“走进去”和国际化的重要推手。截止目前为止,“千人计划”已经实施近3年,取得了哪些成效?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负责人:

“千人计划”实施近3年来,有8000余名符合引进基本条件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交申请。截至目前,已分6批共引进1510人,其中,从事科学研究的创新人才1161人,在国内创办企业的创业人才349人。在1161名创新人才中,有美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科学院、工程院院士10余人,世界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相当于教授职务的1100多人。据统计,“千人计划”引进的海外正教授数量,是此前国内10年引进正教授数量总和的近20倍。349名创业人才每人至少已在国内创办了一家企业,这些创业企业集中在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正迅速发展成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支重要生力军。这些引进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后,积极承担国家和地方的重大科技项目,带领团队进行技术攻关,不少人已担任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校院系或企业研究部门负责人,他们在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机制创新等方面正逐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是取得了一批有国际影响的重要科研成果。例如,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教授带领研究团队成功实现了世界上最远距离的量子态隐形传输,比原世界纪录提高了20多倍,为最终实现全球量子通信网络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是攻克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例如,展讯通讯(上海)有限公司李力游博士研发了TD-SCDMA核心芯片,为推动国家自主标准TD-SCDMA的正式商用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是推动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壮大。例如,俞振华博士创办的普能公司,已拥有钒电池制造核心专利超过50%,形成由全球39个国家和地区的25项专利组成的知识产权体系,成为全球唯一具备兆瓦级钒电池储能系统交付商用产品的领军企业。

四是打造了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创新团队。“千人计划”专家的回国,带动了一大批海外优秀人才回流。例如,陈十一担任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后,引进了6位“千人计划”专家在内的60多位国内外杰出人才,打造了湍流与复杂流动领域国际一流的研究团队。

五是推进了科研体制和人才工作机制的改革创新。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大力推行与国际接轨的科研工作机制建设,同时,建立高水平技术支撑体系和国际化行政服务体系,领导研究所产生了一批国际瞩目的原创性成果,所内半数以上青年科学家在《科学》、《自然》和《细胞》等世界顶尖杂志发表文章,实现了“出人才、出机制、出成果”的目标。

陈十一、施一公分别在北京大学工学院、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推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教学、科研管理制度,改革行政管理制度,实行国际通行的Tenure-track(终身轨)制度,推行“教授治学”和“行政服务于学术”,在改善大学行政化的倾向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千人计划”的示范带动下,全国除新疆、西藏外,其他29个省(区)市均制定实施了各具特色的海外人才引进计划,部分中心城市、东部沿海部分经济发达的市县也制定实施了类似的引才计划,以引进海外人才回国创新创业,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热潮正在兴起。相应地,近年来留学回国人数连创新高,2008年回国6.93万人,2009年就突破10万人,2010年更达到13.48万人,国家发展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日趋增强。

今日中国:“千人计划”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事实上,中国在人文科学方面也同样需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负责人:

“千人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原来只是面向功成名就的专家,现在只要是优秀人才,不同年龄段、不同背景的人都能参与。国家将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例如引进非华裔人才等。人才引进后,关键是要能够充分发挥好作用。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引进人才的支持力度,为引进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和科研环境,支持他们充分发挥作用,使他们不仅引得进,还要留得住、用得好。

“千人计划”下一步也将在部分人文科学,包括国际关系等方面引进国家急需的人才。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