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社会
婚姻:人生的驿站,港湾?
2011-09-02 10:39 作者:文/吴 伟

最新看到一则报道,2011年一季度,中国登记结婚的有317.6万对,离婚的有46.5万对,平均每天有5166个家庭解体,离婚率为14.6%,已经连续7年呈上升趋势。为什么会如此?

我们通常会用迈入婚姻殿堂来形容新婚夫妇的结合行为,多数的婚姻也还是在继续,毕竟离婚的是少数。但是,人们对婚姻的态度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通常我在会见外宾时,接到的简历会有婚姻一项,比如亚美尼亚文化部长是一位女士,发来的简历除了其学习经历及工作经历外,最后写着“已婚,有两个孩子”。看罢,顿时有一种温馨的感觉。但当我的同事把我的简历拿过来,调侃着问,要不要也写上“已婚,有一个孩子”,我笑了。想想,还是一如既往地用标准简历吧,这是中国表达方式,工作为主。

2006年,我随中国新闻代表团访问美国,在中国驻美使馆见到我的同事,谈及对美国的感受,他说,我们过去对美国人有误解,认为他们性解放,对家庭不负责任,婚姻很随便。其实不然,美国人家庭观念很强,可能婚前不太在意,但结婚后就很负责任,晚上下班会准时回家,极少应酬,节假日更是选择与家人一起度假等等。与之相比,中国人下班不回家的比比皆是,各类应酬大多选择在晚上下班以后,遇到与家事有冲突时,一般会选择放弃家庭。我就是其中的一员。

原来在政府部门工作,因为国家大事,不敢有半点疏忽,牺牲节假日认为理所当然,从小受的教育就是如此,先国家后小家,没有国家哪来的小家。理论上我们也认为我们这些女性首先是女人,是妻子,是妈妈,其次才是女干部,但一到实际工作中,就全然忘了这些角色,变成了纯粹的干部身份。现在到了企业,我还是对女同事这样讲,我们首先是女人,其次才是女干部。但是,白天的时间显然不够分配,晚上的时间自然而然地就排上了日程,节假日更不能幸免。

究竟应该如何对待婚姻?若干年前,有一位女干部面临婚姻的危机,与我商量该怎么办,我明确表态不赞成离婚,一是有孩子,二是所谓的危机不是原则问题。但她认为她和丈夫越来越说不到一起了,在一起就是吵,简直势同水火。我提出一个想法,叫做经营婚姻。就是说,结婚不是一劳永逸的,夫妻之间也不能肆无忌惮,婚姻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解决问题,而使问题聚集,越聚越多。

追溯婚姻失败的原因,大致有经济的、感情的、道德的几种因素。其中经济因素已经越来越不占主导地位,贫贱夫妻往往更能持久,恰恰是经济状况发生变化时,婚姻状况才容易发生变化。感情因素与道德因素往往相互交织,在感情出现裂痕或道德约束欠缺或二者交替出现时,婚姻的危机就浮出水面。

如何看待婚姻?通常我们把家庭视作婚姻的结果,结了婚就万事大吉,男女朋友成了老公老婆就撕去了最后的面纱,婚姻变得赤裸裸的呈现。相互的关注从以往朦胧的浪漫变得直接,此时,优点不再是优点,缺点却被无限放大,接下来,如果缺乏沟通,不是进入互不理睬的冷战就是唇枪舌剑的吵闹,再接下来就离分手不远了。我见过的若干夫妻就是这样分手的。细究起来,真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更没有原则问题。

若想使婚姻持久,是需要经营的。不能意见不同就分家,那世间就不会有联合体了。家庭也一样,夫妻间有问题要商量,前提是相互信任。出现问题不要恶言相向,什么解气说什么,这是很伤感情的。出现问题要换位思考,想想对方为什么与你的意见不同,也许是你自己考虑的不对呢。夫妻双方都要学会调剂情绪,不要让紧张情绪持续升级,特别是有孩子的家庭,不要让孩子总是看到父母之间的战争,更不能拉孩子“入伙”,成为某一方的“战友”。长此以往,不仅婚姻受到伤害,孩子更是最大的受害者。我想,任何父母都不愿意伤害孩子。

我们既然是自觉自愿地进入了婚姻的殿堂,就要把它经营好。和谐的家庭是和谐国家的基础,如果一个个家庭都和谐了,何愁国家不和谐。

吴 伟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