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浏览';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期刊浏览
“7·23”事故追问
2011-09-01 11:55 文章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三联生活周刊》杂志   2011.8.8

“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时至今日,人们还在持续关注事故的善后新闻。到底是什么原因,才酿成了这样一场人间惨剧?“人的问题”,这是《三联生活周刊》给出的答案。

这几年,中国的高铁、动车飞速发展,高科技带来了高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人们对高度安全的迷信。“一个工程,发展速度和风险是成正比的,尤其在超速发展已超出了员工素质基础的时候,大踏步飞速的超能力发展,就会带来更大的风险。”国务院应急专家组专家刘铁民在文中说。除了普通乘客被舆论灌输了高速列车非常安全的概念,最危险的是很多动车司机和铁路工作人员也有这样的观念,在受访的司机中,只有少数认为“在从事一份高危职业”。

而无论从事故发生之时,还是从事发后几小时到几日内的救援、善后的情况来看,“脆弱的系统和无助的人”,是救援经验空白而导致救援无门、一味为减轻事故等级而造成救人与通车并行、不成熟的危机处理方式导致“冷漠善后”形象的根本原因。

也许避免动车相撞的保险系统发生错误的几率可以小到忽略不计,但不可否认的是“7·23”动车事故正是若干个错误发生几率的累积,过分依赖和信任高科技,这种迷信让我们自身的素质更难以赶上那正在快速发展的“高速铁路大国”之梦。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