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全球竞争的核心是国际人才的竞争。一个国家的竞争力究竟有多大,人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国际人才竞争日益成为改写国家命运、走向世界的重要因素。正因此,全球加紧争夺高端人才的态势也愈来愈明显。
就在刚刚过去的8月份,英国、美国为把国际上的高端人才揽至旗下,相继宣布了新的签证政策、调整现行移民政策。而在早些年,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就为招贤纳士而频频使出高招:放宽移民政策、挽留优秀留学生、承认双重国籍、设立国家“猎头”公司等,其瞄准的终极目标即加速本国的发展。
2008年12月,中央办公厅下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决定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200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这是中国目前最高层次的海外人才引进计划(以下简称“千人计划”),是中国政府为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2010年度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应对全球人才风险报告”中专门指出,“千人计划”是中国应对世界人才危机的重要举措和经验。
2011年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更是从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强调了培养和用好人才的重要性。
“千人计划”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来自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统计:“千人计划”实施近3年来,有8000余名符合引进基本条件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交申请。截至目前,已分6批共引进1510人,其中,从事科学研究的创新人才1161人,在国内创办企业的创业人才349人。在1161名创新人才中,有美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科学院、工程院院士10余人,世界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相当于教授职务的1100多人。
对人才的重视也凸显了中国共产党海纳百川的胸怀,可以预见这一批“海归”将为中国的未来,创造无可限量的奇迹。
国家发展的动力,不仅依赖于经济的拉动,还源于对中华5000年文明的传承与发扬。“百善孝为先”,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今天,均对维系家庭和睦、社会安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孝文化渗透在中国人的骨血中,几千年蕴藉的光芒照耀着人们前行。
在本期的“特别报道”中,一个个平凡人物的孝行孝德,阐述着人性的光辉,擦亮了人们心中道德的明灯。
无疑,他们是中国前行中最坚实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