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社会
“双英”对决,鹿死谁手
2011-08-02 15:07 作者:文/王建民 左功叶

两岸议题,马优蔡劣

在出身与身份问题上,马英九无法自己选择,输给蔡英文,但在重要的两岸议题上,马英九则胜过蔡英文,甚至可能成为影响“大选”结果的关键性因素。

在这次“双英”对决中,马英九的最大优势或强项在两岸,而两岸则是蔡英文的弱项与软肋。执政3年以来,马英九最优异的政绩是在两岸政策上积极务实的做法以及取得的重大成绩。马英九上台执政后,彻底改变了两岸对峙、危机局面,两岸迈入和平发展与大交流、大合作的新时期,两岸迅速恢复两会协商,并取得一个又一个的重大突破,不仅签署10多项经济、司法协议,而且实现了全面直接三通,实现了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大陆企业赴台投资,开创了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个全新局面,也成为马英九执政的最大功绩,获得民众的普遍认同。尽管台湾民众对马英九的总体执政表现不甚满意(马英九的执政满意度近两年来一直在35%左右徘徊,很少超过40%,不满意度则超过45%),但民众对马英九的两岸政策满意度相当高,肯定两岸关系发展、两岸经济往来的民调支持率普遍超过50%,对两岸制度化协商的支持率超过70%,这在今天日益多元化的台湾是不多见的,这将是马英九连任的最有利条件。

 
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提名国民党党主席马英九为下届台湾地区领导人候选人。马英九正式迈向连任之路

相对而言,蔡英文在两岸问题上务虚不务实,大玩文字游戏,提出“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理念,让外界不知所云,只能让他人“各自解读”。蔡英文表示两岸关系要和平发展,要两岸和解,却极力否定“九二共识”,强烈“反中”,坚持“台独”主张,尤其是反对马英九的两岸务实开放政策,否定与反对ECFA。仅ECFA议题,蔡英文先后提出“公投决定论”、“延续前朝政策论”、“公投选项论”、“执政后重审论”等多种矛盾的论调与主张,让人不知她的真实用意。台湾知名政治评论家周天瑞写到,“蔡氏语言”已逐渐由“矇眬的美”被感觉为“模糊不清”,再被感觉为“不知所云”,或“颠三倒四”,甚至言行不一。蔡英文一直努力建构的“十年政纲”中的两岸政策论述至今没有出台,而且在两岸政策问题上始终没有明确的政策主张。这样的蔡英文,可能无法获得期待两岸关系改善、和平发展与经济合作的选民支持。如果蔡英文真的输掉选举,两岸问题可能就是关键所在。

马的执政包袱与蔡的政见远景

领导人选举,政见常常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因此,“双英”对决也是一种政见的较量,也是执政的实现与未来理想的较量。

马英九是现任领导人,一方面有现任的执政资源与优势,可利用执政权力提出许多施政或建设政策,以赢得选民支持。近来,马当局接连采取一系列财经与社会福利政策举措,包括征收奢侈税、给青年人提供长期购房低息贷款、提高公务员工资及大力建设南台湾等等,多多少少会让选民获得一定的实质利益,降低“反马”情绪,营造有利选举的政策行情。

 
    2000年5月29日,“立院”内政及民族委员会上午邀请“陆委会”主委蔡英文(右)报告两岸关系,副主委林中斌(左)在一旁对首次列席立院报告的蔡英文面授机宜

但作为执政者,马英九又有太多的执政包袱,任何政策的出台,可能只是满足了这个群体的愿望却得罪了另一个群体的利益,而且任何政策措施都无法永远满足选民们更高追求的愿望。提高公务员工资,能获得公务员的支持,但却引起非公务员群体的不满;打压房地产让许多老百姓高兴,却让投资者不悦,让房地产企业与中介不高兴。尽管马英九的努力,让台湾经济有了较预期为佳的表现,股市上涨、失业率明显下降,但老百姓仍然表示“增长无感”,认为经济虽然出现较快增长,但收入与生活没有感受到强烈的改善。于是不满声音仍大,这是马英九的民调满意度一直不高的主要原因所在,也成为蔡英文“打马”的着力点,并给马贴上“执政无能”的标签,让马英九选举陷于疲于应战的被动状态。

蔡英文作为挑战者,虽然没有执政资源与优势,但也没有执政的包袱,可以重点放在“找茬”,揭露马执政的不足与弱点。只要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不论是否是马英九执政造成的,蔡英文与民进党都要归结为马英九的错,都要马英九负责。同时,蔡英文非常聪明,她在批马执政不力的同时,提出许多未来的、虚幻的美好远景,尽管不一定能够实现,却对选民尤其是青年人有很大吸引力,于是怀着梦想追随蔡英文,这也是“首投族”更倾向支持蔡英文的原因所在。

没有答案的选举悬念

“双英”对决,马、蔡各有优势与不足,目前民调更是变化多端,选情依旧扑朔迷离,结果难料。

台湾会不会变天,政权会不会轮替,显然不是民调所能揭示的,也不是学者专家能准确预测的。不同机构的民调结果不一致,在同一时间也会有不同的结果,有些民调是“马胜蔡输”,有些民调则是“蔡胜马输”,得出矛盾的结论;同一机构的民调在不同时点也是不断变化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在诸多民调中马蔡互有输赢,而且输赢差距甚小,都在所谓的理论误差范围之内,就是说俩人的实力相当接近,即使民调领先的一方也可能最后输掉选举,而民调落后的一方则有可能胜出。这就是选举的魅力所在。

在目前诸多对“双英”对决结局的判断上,笔者有一个强烈的感觉:绿营或民进党对蔡英文胜选的信心十足;蓝营则普遍认为马英九会最后小幅胜出赢得选举;大陆学者则仍普遍看好马英九,只有极少数对马的连任表示忧虑;而台湾学者则看法各异。

理论上,马英九没有输的理由,蔡英文没有赢的本钱。马英九开创了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为台湾经济发展找到新的出路,台湾经济增长创下20多年来的新高,失业率持续降低,并率领台湾度过国际金融风暴冲击。马英九没有犯下太多的执政大错,自应胜选,没有输的理由。而蔡英文提不出切实可行的施政方略,依然坚持“台独”政治路线,反对与否定“九二共识”,反对ECFA,主张“台湾从世界走向中国”。她的胜选与执政预示着两岸关系逆转与出现危机的巨大风险,面临着ECFA能否延续的风险,面临着台湾经济重陷困境的风险,也预示着台湾重陷不安的风险,理应没有赢的理由与道理。但问题就在于,台湾是一个蓝、绿对立的二元社会,对台湾“大选”的判断,显然是不能用西方社会那一套规则与理论观察的,更不能用大陆理所当然的思维方式来理解与思考的。否则,我们很难理解,蔡英文如何获得那么多选民的热烈支持,而取得如此成就的马英九与如此清廉努力的马英九却困难重重。

“双英”对决,谁主沉浮?至今无人能够准确回答。马英九优势不优,蔡英文弱势不弱,最后鹿死谁手,仍是未定之迷,我们试目以待。

王建民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

左功叶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讲师



   上一页   1   2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