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2日上午,马英九竞选办公室宣告成立,次日进驻位于台北市八德路的“八德大楼”,这预示着台湾当局领导人选举大战序幕正式拉开,马英九和蔡英文的“双英”对决正式上演。这是一场被誉为“金童玉女”的权力之战,谁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格外引人关注。
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参选人
渐老的马英九不敌年轻的蔡英文?
任何重大选举,尤其是领导人大选,候选人的个人魅力是非常关键性的因素之一。马英九上次胜选的因素固然众多,但他有一米八的身高、健壮的体格、清新的形象、哈佛大学的博士头衔、流利的英语、丰富的从政经历,这种非凡的个人魅力不是身高不足一米七、其貌不扬、英文不佳、只有硕士学历的谢长廷所能相比的。马英九的个人魅力,让许多“马迷”疯狂,尤其对女性与青年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成为胜选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这次“大选”,马英九与蔡英文两位候选人的个人魅力却发生了变化。
3年多的执政与过度操心劳累,马英九虽然身高没变,头发仍然浓黑,但已迈入60岁的“老龄”行列,皱纹已爬上额头,眼袋已经下垂,老年斑渐显,而且被贴上“无能”的政治标签。昔日选举时的“马旋风”气势不在,个人的政治魅力逐渐远去,对青年人的吸引力下降,大大削弱了他的竞争优势。相比之下,蔡英文不仅是民进党内的一颗政治新星,也是台湾的一颗政治新星,就像当年国民党内的马英九一样,整个绿营将未来的希望全部投放在蔡英文身上。1956年出生的蔡英文,白晰的面颊,温文尔雅的形象,同样出身名校台湾大学,同样拥有傲人的博士学历,同样留学海外(英国知名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也有足够的从政经历。因此,就形象与个人魅力看,蔡英文不亚于马英九,甚至胜过马英九。蔡英文的各种竞选活动,受到年轻人的热烈追捧。台湾《远见》杂志民调显示,青年人的支持率超过马英九10多个百分点,足以印证蔡英文的个人魅力。“双英”选民群体民调中,马英九只是在中年选民群体中略胜一筹。如此一来,形象、性格、学历与魅力相似的马和蔡,实力不分伯仲,最后谁能胜选,已无法准确预测,只能由1000多万台湾选民来决定。
负面新闻成蔡的“利多”
不论两人形象有多好,有多大的个人魅力,每个政治人物都不是完人,马和蔡也不例外。最令人意外的是他们俩人均有类似“同志”的花边新闻。上届“大选”,民进党攻击马英九是“同志”,称马身边有一位好友,长期追随马英九,关系非同寻常。尽管有这样的负面花边新闻,却不能改变社会大众对马英九个人感情专一的肯定,低调的妻子周美青更是马英九人生的智多星,在马英九的竞选之路上贡献颇多。
如今蔡英文参选,也遇上同样性质的花边新闻。台湾政坛,尤其是绿营政治领袖中,单身女贵族颇多,曾经的台湾当局副领导人吕秀莲、高雄市长陈菊等均是单身。如今代表民进党参加大选的蔡英文也是单身,外界更加好奇蔡英文的情感世界。据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读书期间,蔡英文曾有一个论及婚嫁的男友,因意外事件丧生,感情受到很大创伤,后来不再论及情爱婚事,这一情感创伤也许让蔡英文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工作与事业,造就了今天的蔡英文。党内初选期间,民进党前党主席施明德则公开质疑蔡英文的性倾向,要她澄清是否是“同志”。随后,知名作家李敖也加入战局,持续质疑、热炒蔡英文的“同志”新闻。据称,蔡英文身边确实有密切的女性相随,除了一位情同“保姆”的姐姐蔡英琳之外,还有一个最亲密的工作伙伴时时刻刻追随在蔡英文的身边。但这一质疑没有影响到蔡英文的形象,反而帮了大忙,获得更多同情票、妇女票与“同志票”,最终战胜党内劲敌苏贞昌,得以代表民进党挑战马英九。在女性主义高涨、对同性恋持开放与理解态度的台湾,蔡英文在个人情感与性倾向问题上不仅不吃亏,反而可能成为“利多”,助蔡胜选。
马、蔡先父的对决
这场选举,看似“双英”对决,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是两个死人的对决,是马英九父亲马鹤凌与蔡英文父亲蔡杰生的对决。为何有此言?关键在于台湾“大选”,不只是两位候选人的个人魅力与形象之争,不只是政见之争,还是马、蔡所代表的蓝、绿两大阵营之争,是他们各自所代表的本土与非本土的政治身份之争,背后还隐藏了省籍与统独之争。
马英九竞选的最大弱点之一就是他的外省人身份。马英九祖籍湖南,生在香港,长在台湾,在台湾生活长达60年,但他仍不被视为地地道道的台湾人,一直被视为外省人,被绿营称为“香港脚”,无法得到更多所谓本土势力的认同。马英九的父亲马鹤凌是中国国民党忠贞的党员,到死也没能看到国家统一,遗憾地被埋在了台湾,于是有了在自己的骨灰罐上留下“化独渐统”的遗愿。然而,马老先生这一“化独渐统”的政治遗愿却成为马英九选举的政治包袱,成为绿营攻击的把柄。陈水扁当年就以此批评马英九“骨子里只有中国,没有台湾”,今天代表民进党参选的蔡英文同样要在这一问题上大做文章。
蔡英文的父亲蔡杰生出生在台湾最南部的屏东县枫港,早期做汽车修配生意累积财富后,在台北购入大量土地,以此暴富。蔡英文是地地道道的台湾人,而且是南部的台湾人。
3月17日,即在宣布党内初选后第五天,蔡英文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马英九父亲马鹤凌的骨灰罐上写的是‘化独渐统’,可是我父亲墓碑上写的是‘枫港’。”她进而表示,“家庭会影响人的认同”,她“和马英九的认同不一样”。显然,蔡英文是要以父辈的出身背景塑造她与马英九血统不同、身份不同、省籍不同,甚至会导致政治认同不同,以突出马英九是外省人,是要跟他父亲一样“化独渐统”的,是不认同台湾的。而她蔡英文出身好,生在一个本土之家,连父亲墓碑上都写有具“本土”色彩的“枫港”,是爱台湾、认同台湾的。可见,这场选举的背后,仍然逃不脱敏感的省籍问题与认同问题,实质就是统独问题。
今天所谓“高度政治民主化”的台湾,“身份论”依然盛行,而且在选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一点上,无法选择出身的马英九,显然先天不足,无法与蔡英文在身份问题与认同问题上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