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草丰美的伊犁州特克斯县耕地面积25.3万亩,天然草场面积754万亩,是一个以牧业为主、牧农结合的山区县,总人口15.6万人,由哈、汉、回、维、蒙等33个民族组成,哈萨克族人口最多占44%。特克斯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伊犁州处于中等。巴拉提家的年收入大约7000元,“有的家里搞运输和贸易,种水果,或是养的牛羊多,比我们家要富裕多了。”但他觉得很满足,两三年前,他们家还只有2000多元的收入。近年来,牛、羊的价格都在不断的攀升,新疆的牛、羊因为是自然放牧,空气、水质纯净,更受到内地客商的青睐。“我们正在帮助牧民改换牛、羊的品种,像新疆褐牛,适应气候能力更强,更能抗病、出奶率更高,比普通黄牛售价能高出一二千元,大大提高牧民们的收入。”特克斯县畜牧局局长罗传播说。
靠特色果蔬业致富
特克斯县库尔乌泽克村的沙热夏力甫和安那古丽夫妇正在自家的辣椒大棚里喷水施肥。6月末的大棚里潮湿而闷热,油亮的绿色辣椒不时从茂密的枝叶中“展露头脚”,一派喜人景象。“他们家种植技术最好,别家种的辣椒7月份就要拔秧了,但是他们家的依然结满辣椒。”当地村干部介绍说。
2001年失业的沙热夏力甫回村开始给本村的汉族辣椒种植大户打工,心灵手巧的他从此学到了种植辣椒的技术。到了2002年,夫妇俩决定承包一个辣椒棚,谈起这段往事,安那古丽满腹心酸:“我们家里当时一分钱都没有,老公又下岗,汉族人为了帮我们借钱给我们,才租下第一个棚。”2005年、2007年他们又先后承包了一座种桃的大棚和一座培育秧苗的大棚,而秧苗主要是卖给周围的村民。2009年,通过借助一年2—3万元的妇女小额贷款,沙热夏力甫夫妇买下了辣椒大棚的产权。
安那古丽在辣椒大棚中干着农活 虞向军 摄
按照当前市价,这座已经在他们家名下的大棚一年两季产出的辣椒市值将近2万元,沙热夏力甫一家年收入目前已经能达到五六万元。“过几年,我们会把其他两座棚也买下来的。”安那古丽说。现在40岁的沙热夏力甫夫妇还是村中63户哈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种植户的技术指导老师。
“大棚果蔬种植是我们这个地区的特色产业。与内地大棚不同,我们这里的大棚冬季不架火,温室无需采暖就可过冬,这里的温室大棚称作高效节能全日光温室,仅冬季就可节省采暖成本7000元。可以说是独特的气候资源孕育了这个产业。”当地村干部介绍说,“县上和乡里都很重视这个产业的发展。”
距离库尔乌泽克村不远的阿克铁热克村以种植苹果而出名。同样得益于当地气候、土壤以及水质。“我们这里的苹果根本不用打农药,都施的是农家肥,绿色纯天然。”村长禹希和自豪地说,他们村产的苹果80%销往哈萨克斯坦。
伊犁州草原上的牧民定居点 虞向军 摄
新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农业必需的光热、水土条件得天独厚,日照长、辐射强、积温高、温差大、无霜期长。独特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各种作物的生长,尤其适合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新疆的水果、蔬菜等各种特色农产品,以其口味甘甜、纯正、绿色有机的独特品质和优良特性名扬全国、享誉海外。
阿克铁热克村村长禹希和说,他们村的苹果在广交会上,卖到5元一个,个大一点的甚至卖到20元钱,都被一抢而光,那场景让他们既惊讶又兴奋,因为本地价格只有2—3元/公斤。在去年10月北京举办的新疆农产品交易会上,阿克铁热克村的苹果又获得金奖。现在,村里已经接到来自江苏、上海的订购电话。
其实,这个有着145户人口,80%为哈萨克族的村落,在1995年以前还以种植小麦为生,当时村民的年均收入不过七八百元。1995年看到附近种植果业的农场收入颇丰,于是村干部改种苹果。他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没有村民响应。“要想让苹果卖出好价钱就得有规模,可是上世纪80年代初已经将土地分给个人,种什么都得经个人同意。”村长禹希和说。铁了心要发展果业的村干部迫不得已,强令各户必须出让10亩地发展果业。紧接着又碰到了第二个大难题,缺乏资金。打算从陕西杨陵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买回果树苗,却苦无资金。禹希和说。“当时老百姓每户要交1000—2000元的苗钱,确实交不起。”最终政府帮助解决了部分资金。村干部还从陕西、山东种苹果大省请来农业技术专家指导村民种植,到2008年,全村3500亩土地已经全种上苹果。“今年我们村人均年收入已经超过万元,每亩地经济效益从4000元—8000元不等。现在村里人已经把苹果树比喻成‘摇钱树’。”村长禹希和说。
然而,新的问题又来了。政府决定把全县15万亩田地用于发展林果业,并把林果业作为拉动当地村民治富的主要产业,更要打造伊犁州林果业基地。禹希和说:“大家都富起来当然是好事,但是我们村的苹果本来就存在销售渠道不畅通的问题。”他说未来的任务就是帮助村民打开苹果的销路。
马业的复兴
伊犁州的昭苏县有着“天马故乡”的美誉。所谓天马即史书上对生活在今天新疆、中亚、西亚地区的马的总称,也称阿拉伯马、突厥马、哈萨克马、伊犁马。
昭苏县喀拉苏乡乡长叶尔肯近来总是喜不自禁,乡里的育种厂新近从英国进口了4匹纯种阿拉伯马,当地人称为“英纯血”。“英纯血属于速度赛马,短途比我们当地的伊犁马速度快,但10—20公里以上,我们伊犁马要比它耐力好。”叶尔肯说,“明年伊犁马和英纯血杂交的小马驹就能出生了。希望新出生的小马驹能将两种马的优势结合,以改良我们马的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