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民专栏';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吴建民专栏
且看“利比亚战争”
2011-08-02 11:24 作者:吴建民

自3月19日北约对利比亚发动大规模空袭以来,迄今为止,战争已逾100天了。利比亚战争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西方发动的第三次战争,会对今后国际形势的走向产生重要影响。战争打了100多天之后,情况又怎么样了?

西方国家没有能实现速战速决的目标。卡扎菲政权并没有像他们原来所预料的一样,在其打击之下立即土崩瓦解。相反,卡扎菲和他的支持者们正在顽强地反抗,战争呈现出一种胶着状态,任何一方要想迅速消灭另一方,大概都很难。

西方盟国之间以及各国国内的矛盾和分歧日益显露。法国对发动这场战争如此之积极,出乎很多人意料。可是今天,法国对这场战争的热情大为减弱。战争开始后半个月,美国即交出利比亚战争指挥权,由北约全面接管军事行动。美国减少直接参与军事行动,仅在情报、后勤等方面发挥“辅助作用”。

6月下旬,我到英国伦敦去开会。看到英国国内对这场战争的争论十分激烈。英国已为利比亚战争花费了4000万英镑,这对面临严重财政困难的英国保守党政府无疑是雪上加霜。

北约行动的主力是欧盟,欧盟中最重要的国家德国,从一开始就不赞成打利比亚。

欧洲当前经历着主权债务危机,欧元的地位受到削弱,欧洲许多国家财政赤字不断攀升,入不敷出,捉襟见肘。打利比亚战争的军费开支是昂贵的。法国人告诉我,就法国而言,每天要花100万欧元。一些欧洲国家的领导人以为可以从这场战争中捞到好处,但没有想到现在身陷泥潭,利比亚战争成为他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西方发动这场战争的借口,是要避免一场人道主义灾难。然而,北约对利比亚进行的1万多次空袭的结果,却造成大量无辜平民伤亡。据利比亚官方初步统计,自北约空袭以来,已造成800平民死亡,4000人受伤,有至少1万名儿童受战争影响。战争要避免的人道主义灾难只是一种估计,但空袭造成的一场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却是实实在在的。

要求通过谈判来结束利比亚战争的呼声越来越高。各种形势的谈判和对话正在进行之中,中国政府从一开始就不赞成动武,主张通过对话解决问题。今年3月30日,胡锦涛主席会见萨科奇总统时,就明确指出:“历史经验一再证明,武力解决不了问题。”

特别令人忧虑的是,本世纪以来,西方所发动的阿富汗、伊拉克和利比亚战争,打的是三个伊斯兰国家。不久前,我去伦敦开会时,一位原籍孟加拉的出租车司机愤愤不平地对我说:“为什么西方国家总是跟伊斯兰国家过不去?三次战争都是打伊斯兰国家。这次发动利比亚战争,他们说是为了人道主义原因,我们根本不相信。”这位出租车司机已经在英国定居多年,也加入了英国籍。但是谈起西方国家打伊斯兰国家的战争,那种愤怒的情绪,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十分明显,这三场战争,正在加剧伊斯兰文明和基督教文明的冲突。利比亚战争总有一天会结束,但是,战争留下的创伤和种下的仇恨,会使这两大文明的冲突继续下去。

我最近会见了一位伊斯兰世界有影响的人士,他说,他非常担心利比亚可能演变为第二个索马里。索马里的无政府状态已经持续了多年,亚丁湾的海盗频繁活动,就是这种无政府状态的产物。许多国家都派出了军舰去护航,花去了几十亿美元,成为全世界面临的一个头疼的问题。如果利比亚演变为第二个索马里,那将不仅是利比亚人民的灾难,同时也是这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灾难。

利比亚战争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现在许多研究核武器扩散问题的专家,都提出这样的问题:利比亚本来打算发展核武器,但是后来放弃了。如果当年利比亚不放弃发展核武器,现在拥有了核武器,那么这场北约对利比亚大规模的空袭还会发生吗?利比亚战争显然对争取实现一个没有核武器的世界的努力,是一个打击。有些国家可能会更加坚定地去发展核武器。

我在利比亚战争之初曾经指出:利比亚战争反映出世界上两大潮流在较量。一股是和平、发展、合作的潮流;另一股是冷战、对抗、冲突的潮流。利比亚战争说明有人在支持第二股潮流。世界总是要走向进步和光明的,那些抱着冷战思维,坚持对抗、冲突的人,不仅阻挡不了和平、发展、合作潮流的前进,而且到头来他们自己也不会有好下场。逆历史潮流而动,必定会受到历史的惩罚!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