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球》杂志 2011.7.1
《环球》用一组文章盘点了中国共产党发起人的海外取经历程,这些经验在党建过程中的关键时期都发挥了重要的影响。
当时家境普通的青年,唯一的留学机会只有就近去日本。日本路费虽便宜,学费的压力却很大。五四时期会出现留法和留俄的集体留学热潮,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法国可以边打工边读书;去俄国,也只要凑足路费即可,学校负担学费,有的甚至连生活费也一并解决了。
留学在科举制度废除后,一直是青年人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一条捷径。加之五四时期西方思想传播活跃,俄国革命极具吸引力,两方面的作用就促成了这一时期新留学热潮的出现。
事实上,留法或留欧的青年学生,相当一部分也转到俄国去了。中国共产党一成立,为培养干部,马上成立了外国语学校,经过语言训练后的青年们,即派送留俄。这些都扩大了中共早期组织中留学生的数量。正是这些留学生构成了中共二三十年代党的骨干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