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特稿
高醇芳:与伯母宋庆龄相处的日子
2011-07-20 14:36

高醇芳,法国学术骑士棕榈勋章获得者,法中文化协会主席,巴黎电影节主席,知名中国画女画家。

因为高家与宋庆龄之间一段鲜为人知的友情,高醇芳受邀回到她的故乡上海,参加“宋庆龄和她的时代”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时以这段经历而成书的《风中玫瑰——回忆我家与孙夫人宋庆龄的友情》在上海首发。

为“保盟”筹谋善款

虽然生就一付西方面孔,但是高醇芳称自己的骨血都是中国人的,因为皮肤很容易晒黑。每每有人问起,她都会乐着回答:“我的祖先替我晒了几千年。”

 
高醇芳在1987年时留影

上世纪30年代,高醇芳的父亲去英国留学时与一位名叫玛菊瑞·斯考特(Marjorie Scott)的英国女子相恋并成家,那是一个传奇的开始。动乱不堪的1938年,当时南京大屠杀刚刚结束,又是抗战最艰难困苦的时候,高醇芳的母亲还是随着父亲来到了战火纷飞的异国他乡。

“对英国人来讲,那时去中国就像去月球,是一件非常遥远神秘的事。”高醇芳说。

与宋庆龄的因缘,肇始于高醇芳祖父的一场葬礼。他的祖父曾担任重庆商会主席,出殡那天,送葬队伍浩浩荡荡有2000人。由于是大儿媳,高家众多的女眷就由高醇芳的母亲——金发碧眼的“英国大嫂”牵灵。这一奇观,给廖仲恺的女儿廖梦醒留下了深刻印象。她非常钦佩这位英国媳妇,很快就把她介绍给了宋庆龄。从此玛菊瑞就成了保卫中国同盟(简称“保盟”)的中坚分子。宋庆龄没有子女,但非常喜欢孩子,也看重友情,她对玛菊瑞说,你的子女都是我的干儿子、干女儿。

抗战胜利后,宋庆龄回到上海,“保盟”亦改称中国福利基金会,一些美国朋友捐赠了很多儿童服装义卖。高醇芳小时很多衣服都是在那里买的。

随后,宋庆龄组织筹集捐款,玛菊瑞带着宋庆龄的信函奔走于银行和企业之间,出于对宋庆龄的敬仰,美国、英国和其他欧洲银行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玛菊瑞筹集到很多善款,高兴之余,宋庆龄在庆祝会上特地送给她一个竹刻笔盒。

协助出国探亲

1949年5月,高醇芳一家去了香港,并在那里安家。“父亲的事业做得很好,母亲也很喜欢那里。”第2年,宋庆龄给高醇芳父母写信说,中国现在稳定了,国家需要他们,并邀请他们回上海参加新中国的建设。

“虽然所有的亲友都劝他们不要回去,但是我父母还是听从宋庆龄的话回到了上海。”高醇芳说。

没想到,不久就是“三反五反”,高醇芳的父亲被当作“大老虎”关在厂里。而后的“文革”更是让全家遭了大难。高家被抄了两次,所有的贵重物品全部被清走。当时,室外是30多度的高温,高醇芳的母亲却冷得直发抖,她从地上的乱物堆中捡起一件被刀子划破的貂皮大衣穿在身上。

 
1938年高醇芳的母亲到达重庆

惶惶不可终日中,高家企盼能申请去英国探亲,高醇芳的母亲1958年加入中国籍,是第一批取得中国护照的外国人之一。那时,要出国,一定要有“贵人”才行。

忐忑之中,高醇芳给宋庆龄写了一封信,恳请她帮忙。1972年2月7日,宋庆龄的秘书张珏根据宋的指示给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写了函件,希望高醇芳一家去英国探亲能够成行。

几个月后,高醇芳扶着高血压的母亲去公安局打探,竟然遭到拒绝,当提到这封宝贵信函时,对方冷漠地说:“北京是北京,上海是上海。”



1   2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