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专题
典范的变迁
2011-07-20 11:56
    在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中,曾经涌现出了众多的模范共产党员。不论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建设时期,他们都兢兢业业、克己奉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而不同时代共产党员典范的变化,也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变迁。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是一部在20世纪50年代脍炙人口的自传体小说,写的是一个普通工人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的感人故事,其主人公和作者就是兵工功臣吴运铎(1917-1991)。在战争年代,吴运铎多次负伤,失去了左眼,左手、右腿致残,经过20余次手术,身上仍留有几十块弹片。新中国成立后,吴运铎继续主持多项兵器科研工作,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军工人才。

 

常香玉

唱戏先做人、无德艺不立,德艺双馨是常香玉(1923-2004)一生的追求。从义演捐献飞机支援抗美援朝到投身扶危济困公益事业,再到筹资设立“香玉杯”奖励豫剧艺术家,她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怀和演戏先做人的艺德。

 

 

孟泰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孟泰(1898-1967)。著名的“孟泰工作法”就是他在高炉工作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套工作规律及操作技术,“高炉卫士”、劳动英雄,这是孟泰留给世人最鲜明的形象。

 

 

 

容国团

“胜利只能成为我们连续攀登的阶梯,绝不能成为往后退的滑梯”,这是中国历史上首位世界冠军——容国团(1937-1968)的名言。虽然仅有30年的生命历程,却他与中华体育的几个“第一”紧密相连——第一个世界冠军,也是第一个团体世界冠军队成员,还带队夺得第一个女团世界冠军。从此,乒乓球热遍全国。

 

 

雷锋

雷锋(1940-1962)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助人无数,毛泽东主席于1963年3月5日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雷锋精神已成为亿万中国人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的一面旗帜,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龙梅 玉荣

1964年2月9日, 12岁的龙梅(1952-)和9岁的玉荣(1955-)为了保护公社的羊群在暴风雪中受伤致残。“草原英雄小姐妹”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集体主义精神”的代名词。

 

 

王进喜

“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是“铁人”王进喜(1923-1970)不止一次说过的话,他时时刻刻都在实践着自己的誓言,奋战在石油第一线。“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铁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邢燕子

1958年,17岁的邢燕子(1941-)初中毕业,响应党中央号召回到农村,和农民打成一片。她带领女团员组成“燕子突击队”,在中国农村经济最困难的时期成为“发愤图强,扎根农村,大办农业”的青年典型。

 

 

陈永贵

1952年,陈永贵(1915-1986)出任中国共产党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的支部书记,在环境非常恶劣的大寨村,他带领农民艰苦创业,从山下用扁担挑土上山造田,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毛泽东号召全国“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陈永贵成为全国学习的榜样。

 

 

 

李四光

“中国贫油帽子是可以摘掉的,‘地震不可知论’是不成立的”。作为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奠基人,李四光(1889-1971)运用力学观点来研究地壳运动现象,建立了“构造体系”这一地质力学的基本概念,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作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的创始会员之一,他也是现代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的典范。



1   2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