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飞跃”
中国共产党是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基本主张的基础上诞生的,之后又逐步将马克思主义基本主张付诸实践。
在不断地探索中,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并不断推动这一进程。聚集在这种探索史上最重要的成果,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飞跃和成果,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同志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党的七大上的口头报告中,毛泽东同志在谈到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时特别说到,马克思主义“有香的马克思主义,有臭的马克思主义,有活的马克思主义,有死的马克思主义”。我们到底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呢?毛泽东同志要求我们选择的当然是香的、活的马克思主义,而不是臭的、死的马克思主义。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没有被书本上的条条吓倒,也没有一直对外国经验和共产国际的指令盲从,而是在不断探索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飞跃发生在改革开放以来,主要成果是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992年1月,邓小平同志参观深圳仙湖植物园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新的治党治国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它的形成和发展,表明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中国共产党的90年历史,用这样简单的几组数据来概括,总是会有不甚精细的缺憾,但也有助于我们抓住最重要、最基本的内涵。党的历史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以转化运用于现实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资源。回望90年,我们有责任倍加珍惜它,更有责任继续正确、流畅和潇洒地书写它。
(李忠杰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