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社会
萨布瑞亚:把色彩带给西藏盲童
2011-06-21 10:16 作者:文/本刊记者 张 洪 图/保罗

13年前,来自德国的萨布瑞亚(Sabriye Tenberken)在雪域高原西藏拉萨建起了一所盲童学校。她本人就是盲女,却相信梦想能让无边的黑暗充满色彩。在丈夫保罗(Paul Kronenberg)的协助下,这所学校成了拉萨乃至整个西藏盲童的心灵之家。

教会盲童“看”世界

在拉萨,萨布瑞亚因荣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而尽人皆知,但是她所创办的盲童学校却藏在江苏路的一个巷子里。身着黄色帽衫的女孩径直奔到记者面前,不出所料,她是盲童,名叫索拉措姆,我们彼此印证了身份,她用流利的汉语说:“跟我来吧。”

 
盲童学校的孩子

这是一所两层楼高的藏式院落。索拉措姆悄悄摸进教室,没有一点声响。老师吉拉正操着正宗的英国口音提问,孩子们用一双小手仔细抚摸着盲文课本,其中一个男孩很自由地把身子斜向后方,大声念出课文。

如今,吉拉是这所盲校的“总管”。因为有其他的培训机构需要管理,萨布瑞亚和丈夫保罗“大撒把”地将学校托付给了这位25岁的女子。虽然空间小到不及一个普通幼儿园,但是先后有195个孩子在这所盲校毕业,他们成为西藏历史上第一批能够阅读的盲人。

刚来的时候,吉拉才12岁,连衣服都不能自己穿。在这里生活了6年,她学到了萨布瑞亚身上的一切优点:自信、直接,永远正面看待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她成了萨布瑞亚的“复制品”。

“她们有着一样的速度。喜欢笑,也都喜欢开玩笑。”萨布瑞亚的丈夫保罗说。

下课了,吉拉夹着课本自如地上下楼梯,穿梭于各个房间。她轻车熟路地在电脑指令下,调出需要的文件。吉拉的梦想是在西藏办一个盲童幼儿园。被父母禁止外出,没有朋友,不能交流,这样的童年记忆让吉拉耿耿于怀。“如果有一个幼儿园,大家一起玩,一起唱歌,那该多好!”吉拉说。

吉拉的爸爸和两个哥哥都是盲人,父母一直让他们坐下来别动。“哥哥很听话,结果手脚都不灵活,学习盲文要手指灵活才行。”吉拉叹道。

除了熟练掌握藏、英、汉三种文字,吉拉还学习了电脑、按摩和中医。2005年,因为才思敏捷,她被“保送”英国留学一年。目前,吉拉正在实现自己的梦想,在日喀则筹办她的盲人幼儿园。“资金是最大的问题。”她说。

其实,刚来盲校的时候,很多孩子连走路都困难,如今却到处疯跑,出入无碍。稍大些的孩子大都可以读、写、使用盲文打字机和盲人电脑。他们甚至可以踢毽子、踢足球。

她的道路通往西藏

对于盲人来说,失明的过程是一种炼狱,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重生”。第一次“见”到瑞萨布亚,吉拉张大了嘴:啊?她是盲人,怎么可能开一所学校?

谜底很快揭开。出生于1970年的瑞萨布亚像一座富矿,所有人都会被她身上散发出的自信感染。12岁那年,由于色素性视网膜病变,她从此失明。之后,她被送进了盲人学校,后来,她考入了德国的波恩大学。

 
保罗和孩子们

在大学里,萨布瑞亚学习了英语、计算机、历史和文学,依靠电脑听音分析器,她还专门学习了藏文。在刘易斯·布莱叶所发明的盲文基础上,她第一个开发出了可行易学的藏盲文,并发明了藏盲文打字机。而那时,在全世界还没有藏盲文。她编好了藏语盲文的程序,由波恩大学的一个旅行者首次带到西藏推广。

既然发明了藏盲文,就应该来西藏。于是萨布瑞亚决定亲自到西藏去,给那些有盲童的家庭和当地政府展示自己的成果。



1   2   3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