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学习报答父母
“父母刚离开时,我经常一个人偷偷地哭,每隔几天就会给他们打电话,问他们什么时候回来。”下塘实验中学初二(7)班的陶亚东说,父母在他上小学一年级时就去合肥打工去了。
陶亚东说,其实自己还算幸运的,从合肥市到家大约40公里,因此父母每隔二三个月就回来一次,而当自己想见父母的时候,也能去市里去看看他们。
陶亚东一直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他说,平时课余时间除了和伙伴们玩、看看书之外,还会帮爷爷奶奶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比如倒垃圾、收衣服等。“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干农活很辛苦的,我该帮他们分担些。”懂事的陶亚东说。
聊得开心时,陶亚东一对可爱的小虎牙总会伴随着微笑若隐若现。他笑着说:“父母亲回家看我时最开心了,他们总是会给我带各种礼物,好看的衣服、好吃的零食。”
父母不在身边,难过的时刻也不少。陶亚东印象深的一次是,奶奶生病了,他非常焦急地给父母打电话,但他们却因为忙回不来,最后找到舅舅送奶奶去的医院。“爷爷奶奶照顾我这么辛苦,可是当他们生病时,爸爸妈妈却不回来,我当时很难过。”陶亚东说。
黄冈桥项目部团工委书记吴斯从小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她正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孩子们做心理辅导 孙奇忠摄
“爸爸妈妈在外辛苦工作,努力挣钱让我吃好、穿好,而我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考上大学,这样才对得起他们。”陶亚东说。
该校初一(7)班的陈胜华与陶亚东有着同样的想法。他告诉记者,父母亲去外面打工是为了将来能给自己买套房子,而他只能用好的学习成绩来报答父母。
2003年非典时期,陈胜华咳嗽了一百多天,但父母也没能回来看他。“当时好希望能躺在妈妈的怀里,听她给我唱歌。”他说,“妈妈唱歌可好听了。”
希望自己快点长大
今年13岁的陶佳佳是下塘中心小学六年级(2)班的学生,在她两岁时父母就离开她去合肥打工。与陌生人打交道时,陶佳佳略显害羞。
陶佳佳说,她与大姨生活在一起,虽然大姨对她挺好,但有心事时还是喜欢打电话告诉妈妈。就在记者见到陶佳佳之前,她刚刚给妈妈打完电话,告诉妈妈这次考试语文又考了90分。
陶佳佳给父母打电话,总会问他们什么时候回来看她,得到的答案总是“很快就回来”,但是她总要等上几个月才能见一次面。父母要回来的前一天,她都会兴奋地睡不着觉。“会带好吃的零食给我,晚上妈妈还会陪着我入睡,很幸福。”小小年纪的她对幸福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
每次和父母分离的时候,陶佳佳都特别伤心,但是她却很少跟父母亲提过。毕竟,家里的状况需要爸爸妈妈出去挣钱。
陶佳佳也想跟父母一起去城里生活,可是母亲总对她说:“佳佳乖,等你再长大些,爸爸妈妈就带你过来。”
她知道这些是安慰她的话,其实是父母不想让她跟着吃苦,佳佳去合肥市里看过父母。父亲在一家工厂当搬运工,虽然工作环境还可以,但是她永远忘不了父亲在烈日底下扛着钢材汗流浃背的身影。
陶佳佳希望自己能够快点长大,将来考上大学,通过自己的双手来改变父母亲的生活,让他们能过上好日子,不再让他们像现在这样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