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专题
他们的故事
2011-06-21 09:56 作者:文/本刊记者 陈 君

努力学习报答父母

“父母刚离开时,我经常一个人偷偷地哭,每隔几天就会给他们打电话,问他们什么时候回来。”下塘实验中学初二(7)班的陶亚东说,父母在他上小学一年级时就去合肥打工去了。

陶亚东说,其实自己还算幸运的,从合肥市到家大约40公里,因此父母每隔二三个月就回来一次,而当自己想见父母的时候,也能去市里去看看他们。

陶亚东一直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他说,平时课余时间除了和伙伴们玩、看看书之外,还会帮爷爷奶奶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比如倒垃圾、收衣服等。“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干农活很辛苦的,我该帮他们分担些。”懂事的陶亚东说。

聊得开心时,陶亚东一对可爱的小虎牙总会伴随着微笑若隐若现。他笑着说:“父母亲回家看我时最开心了,他们总是会给我带各种礼物,好看的衣服、好吃的零食。”

父母不在身边,难过的时刻也不少。陶亚东印象深的一次是,奶奶生病了,他非常焦急地给父母打电话,但他们却因为忙回不来,最后找到舅舅送奶奶去的医院。“爷爷奶奶照顾我这么辛苦,可是当他们生病时,爸爸妈妈却不回来,我当时很难过。”陶亚东说。

 
黄冈桥项目部团工委书记吴斯从小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她正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孩子们做心理辅导 孙奇忠摄

“爸爸妈妈在外辛苦工作,努力挣钱让我吃好、穿好,而我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考上大学,这样才对得起他们。”陶亚东说。

该校初一(7)班的陈胜华与陶亚东有着同样的想法。他告诉记者,父母亲去外面打工是为了将来能给自己买套房子,而他只能用好的学习成绩来报答父母。

2003年非典时期,陈胜华咳嗽了一百多天,但父母也没能回来看他。“当时好希望能躺在妈妈的怀里,听她给我唱歌。”他说,“妈妈唱歌可好听了。”

希望自己快点长大

今年13岁的陶佳佳是下塘中心小学六年级(2)班的学生,在她两岁时父母就离开她去合肥打工。与陌生人打交道时,陶佳佳略显害羞。

陶佳佳说,她与大姨生活在一起,虽然大姨对她挺好,但有心事时还是喜欢打电话告诉妈妈。就在记者见到陶佳佳之前,她刚刚给妈妈打完电话,告诉妈妈这次考试语文又考了90分。

陶佳佳给父母打电话,总会问他们什么时候回来看她,得到的答案总是“很快就回来”,但是她总要等上几个月才能见一次面。父母要回来的前一天,她都会兴奋地睡不着觉。“会带好吃的零食给我,晚上妈妈还会陪着我入睡,很幸福。”小小年纪的她对幸福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

每次和父母分离的时候,陶佳佳都特别伤心,但是她却很少跟父母亲提过。毕竟,家里的状况需要爸爸妈妈出去挣钱。

陶佳佳也想跟父母一起去城里生活,可是母亲总对她说:“佳佳乖,等你再长大些,爸爸妈妈就带你过来。”

她知道这些是安慰她的话,其实是父母不想让她跟着吃苦,佳佳去合肥市里看过父母。父亲在一家工厂当搬运工,虽然工作环境还可以,但是她永远忘不了父亲在烈日底下扛着钢材汗流浃背的身影。

陶佳佳希望自己能够快点长大,将来考上大学,通过自己的双手来改变父母亲的生活,让他们能过上好日子,不再让他们像现在这样辛苦。



   上一页   1   2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