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父母买给她的贵重的书包,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下塘中学高一(5)班的李云更希望父母能在身边照顾她。这几乎是所有留守儿童的共同愿望。
书是我最好的朋友
李云的父母在她9岁时就去重庆打工了。打那时起,她的起居生活便由姑姑来照料。这几天,李云收到了父母亲给她寄来的新书包,心情十分不错。“100多块钱,太奢侈了。”她说。然而,比起这个贵重的书包,她更希望父母能留在身边照顾她。
孩子们在“留守儿童之家”上体育课
现在,李云已经习惯了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想他们的时候就会给他们打电话。”李云说,基本上每星期她都会和父母通一次电话,和他们聊聊自己最近学习、生活情况。虽然姑姑也经常和她聊天,但是她“总觉得有些事还是跟父母说比较好”。
在李云心情不好打电话跟父母倾诉的时候,她听到的最多的话是“要坚强”,然后就是父母“很快就回来”的允诺。这些话她都听烦了,刚开始的时候李云十分不理解,为什么在自己难过的时候,父母却不肯回来陪她。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父母不把她一起带到城市里去生活?为这事,李云曾经哭过很多次。
随着年龄的增长,李云也渐渐理解了父母。父母离开家进城打工,都是为了将来给她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她也清楚现在父母在城市里的条件还不能把她带在身边一起生活。
懂事了的李云更愿意在开心的时候跟父母通电话,向他们汇报好消息。“记得一次期末考试我考得很好,当时就想冲出教室,将这个消息打电话告诉他们。”她说,能与父母分享开心的事,是最幸福的一件事。
即便理解了父母,李云还是很是羡慕那些父母在身边的同学。“每次看到同学的父母给他们送午饭的情景,我都想,如果我爸妈也能给我送饭那该多好呀。”她的午饭都由自己准备,每当这时候,她也会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李云的兴趣很广泛,她喜欢晨练,经常早起去跑步;她也喜欢牵着家里的小狗到田野里去散步,特别是在油菜花开的季节,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能让她忘掉所有不开心的事;她还喜欢演讲,曾参加2009年安徽省留守儿童“放飞梦想 自立自强”演讲比赛并获得二等奖。李云演讲的题目叫《是的,我们能做到》,“坚强地去面对生活”这一主题贯穿了她的演讲始终。
在众多的爱好中,李云最喜欢的是看书。只要有空闲,她就会去学校的图书馆或镇上的“留守儿童活动室”去看书。从最开始看的格林童话,到最近正在看的“四书五经”,李云与书结下了深刻的友谊。“看书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能让心情平静下来,暂时忘掉思念之苦,让生活变得充实。”李云说。
在所有类型的书籍中,李云最喜欢的是励志类的书。她说,这些书让她学会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要坚强,要正视困难,从而激励自己努力去克服它们;而在取得成绩的时候,这些书又会提醒她不要骄傲,看到自己的不足,下次要做得更好。
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李云给自己总结了一句座右铭——“做事先立人”。她认为,不管做什么事情,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人要乐观、豁达、坚强,要做一名好人,才不会做错事,将来也才有可能为社会做贡献。”李云解释道。
李云说,现在父母亲回来看她的次数比以前多了。除了春节,在暑假或者农忙的时候,父母亲都会抽空回来看她。但是,她还是希望他们能陪在她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