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宋庆龄的好友邓广殷(宋庆龄早年在香港创办的中国福利会前身“保卫中国同盟”的领导人之一邓文钊的长子)对我说过,你要研究宋庆龄,一定要找隋家姐妹。她们俩陪伴在宋庆龄身边二十多年,知道的事很多。尤其在宋庆龄晚年,只有隋家姐妹与她同住,了解很多内情。
隋家姐妹指的就是隋永清、隋永洁,她们是我的邻居。其父亲隋学芳曾是宋庆龄的警卫,我们常见他拄着拐杖在路上散步或坐在门口晒太阳。永清母亲姓李,山东人,个头高大,在公安局工作。隋家姐弟4个,老大永清、老二永洁、老三永卫都是女孩,只有老四永兵是个男孩。
近年来,对宋庆龄的研究与有关史料征集和整理逐渐成为我的主要工作。于是我采访了隋永清。
喜欢孩子的宋庆龄
宋庆龄一生未曾生育,但她非常喜欢孩子。身边工作人员家里生了孩子,都会向她报告,还会抱给她看一眼。每个新降生的宝宝,都会收到宋庆龄的一份贺礼——绸子斗篷和小鞋子。男孩子是蓝颜色的,女孩子是红色或粉色的。孩子的妈妈则会收到一份鸡蛋、奶粉和糖。这是惯例。
宋庆龄在儿童福利站指导孩子们读书
永清说,李燕娥阿姨(陪伴宋庆龄53年的保姆)告诉她,在她出生后,工作人员向宋庆龄报告了这个消息。宋庆龄就请隋学芳把永清抱给她看看。据说,别的孩子抱上去,总是哭闹不停。而永清到了宋庆龄面前不仅不哭,还喜欢咯咯地笑。这第一面,大约就给宋庆龄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后来,永清就经常被要求抱上去,与宋庆龄一起呆一会儿。宋庆龄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把一个铜鼓形红木凳反过来,把永清放在木凳里,就好像站在一个婴儿车里,非常安全。宋庆龄摇着她,逗她玩。有时候,让永清自己在地上爬来爬去。永清很乖,不爱哭闹,喜欢咯咯地笑。今天,上海故居的地毯上还有一滩深色的印记,据说是当年永清的尿渍。近年故居翻修时,要照原样仿制地毯,以为这是特有的颜色,专门仿制了深色。
据永清讲,宋庆龄说,永清小的时候,与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特别喜欢紫色。而一般小孩子大多喜欢明亮、艳丽的颜色。宋庆龄也喜欢紫色。所以,宋庆龄感觉与永清有缘分。于是永清成为宋庆龄房间里的常客。
与孙先生的婚姻很幸福
上世纪60年代初,永清跟着宋庆龄去北京。飞机起飞后,由于天气不好,在南京降落。当地安排大家去酒店休息。
宋庆龄执意要去中山陵。永清当时不到4岁,第一次去南京。她不明白,为什么要去中山陵,也不知道那是个什么地方,于是就问宋庆龄。宋庆龄对她讲,孙(中山)公公住在这里。这是永清唯一一次陪同宋庆龄登上中山陵。中山陵共有392级台阶,宋庆龄拉着永清的手,一步一步,缓缓地、但是一口气走了上去。
1917年9月10日,孙中山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后与夫人宋庆龄合影
隋永清记得从记事起,每次进宋庆龄房间前,宋庆龄都要求她必须先向孙先生的画像请安。在毕恭毕敬地向孙公公鞠躬、问好之后,才可以向宋庆龄问候。
有一次,她急急忙忙先跑去向宋庆龄问好,宋庆龄不理她。起初,永清还以为宋庆龄没听见自己的问候,就站到宋庆龄面前,一遍一遍地问好。可是宋庆龄就是不搭理她,直到永清退出去,向孙公公行礼问候后再进来向宋庆龄问好,宋庆龄才点头答应。这件事,深深刻在永清脑子里。后来,为了让宋庆龄在房间里听到自己向孙先生的问候声,永清习惯了大声问好后再大声问一句:听到了吗?久而久之,这成为隋永清每天起床后的第一道功课。
每逢宋庆龄与孙中山的结婚纪念日和孙中山诞辰,宋庆龄都会在家中孙先生像前摆放鲜花。圣诞节时,她会在众多贺卡中挑出重要人物和亲友的贺卡来,指导永清将其摆放在孙中山像前。
宋庆龄晚年,多次对隋永清谈起她与孙先生的感情。她说,孙中山是最优秀的男人、最完美的男人。
当永清准备谈婚论嫁时,宋庆龄多次语重心长地对她说,找丈夫就要找孙中山这样的。永清问,孙先生优秀在哪?宋庆龄说,有理想、坚强、不服输,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她还说:“看一个男人,要注重看他是否有理想、有抱负。对外,对挫折,要很坚强;对家人,对妻子,要很温柔。孙先生就是这样的男人,他很完美。他对我非常尊重。”
宋庆龄多次说过:“孙先生与我,我们俩,在有些方面很相像。比如,对待挫折,对待困难,对待压力,我们都是不服输的人。虽然我与孙先生的婚姻只有10年,但我觉得我们在一起的日子很甜蜜,我与孙先生的婚姻很幸福。”
隋永清说,每当宋庆龄谈起孙中山时,她的眼睛是放光的,她的神情是幸福的,那自内心深处流露的甜蜜,令人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