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孝德镇的年画村也同样选择了开发当地旅游资源的道路,着重推广当地特产——年画。当地政府和无锡市(绵竹重建的主要资助城市)支持建立了一个小型刻绘工厂。这个工厂已经为当地50多名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同时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规划的成效
在震后重建所开展的规划工作中,广大乡村并没有被置之脑后。相反,它们成为新的创意实现的舞台,并且为这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德阳市委副秘书长吴玉华女士告诉我们,这里的每个镇都经过规划设计。地震发生后,政府很快意识到受灾村庄的重建要有规划地进行,但同时在资金使用模式和建筑风格方面也要征求群众的意见。于是彭州市寿阳泉安置点的农民选择了一种传统平房建筑,在资金使用模式方面他们选择的是“同规自建”方式,也就是在房型统一规划、重建地一致的前提下,每户都可以自主选择施工企业。政府拨给每户家庭两万元作为工程款。工程一经完成,这笔钱直接付给工程公司。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工程质量,也避免了可能出现的挪用公款现象。
这种形式的农村规划从很多方面来看都是有益的。首先,它使得居民住房更为集中,避免了人为的征地。另外,它以一种更为合理和有效的方式推动了农村的现代化。住房的集中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输水管道的架设、垃圾和废水处理以及煤气管道的安装。同时,住房用地的集中也使得人们可以重新思考耕地的使用。都江堰市五桂村的村民就决定组成农业合作社进行猕猴桃的种植和销售。无疑,这样的项目将会成为处于城市转型期的中国未来农村发展的榜样。
(霍安 《北京周报》杂志社法文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