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菁菁(音),23岁的藏汉混血女孩,是一个旅行社导游,身上还有当年地震留下的伤疤。她告诉我们:“现在水磨镇每天接待游客4千人,周末的时候增加到1万人。”菁菁原本是附近地区的人,从做导游后她就搬到了水磨镇,因为她很喜欢向别人介绍新水磨镇的动人之处和传统。看得出她非常喜欢住在这里:“以前,这里到处都很脏,水和空气都被污染了。可是现在,这里很舒服,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我的家人也搬进了更好的新房子。我一点儿也想不出我要离开这里的理由。”政府计划要使当地居民的收入增加3倍~4倍,将来GDP增长的支柱产业会是旅游、文化和教育。
灾区在继续前进
从水磨镇到当年的震中所在地映秀镇,公路曲曲折折沿河而建,河边还能看到地震留下的疮痍。到达映秀镇,我们惊喜地发现,仅3年时间,这个曾经被灾难完全摧毁的地方已经建起一个全新的城镇,所有的房子继续带着传统建筑的装饰花纹,并且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重建计划花费了近14亿元。
都江堰市,新的成灌快速列车奔驰在现代田园之中
新城的旁边是一片令人不寒而栗的地震废墟,那是曾经的映秀,现在被保留下来纪念在地震中丧生的人们,也是提醒人们永远不要忘记四川人民钢铁般坚定不移的精神。正是因为这种精神,加上全国人民的支持、当地党员干部的献身精神以及国外的援助,映秀可以继续前进。
在四川灾区,像映秀这样全新建设的乡村、城镇数不胜数。北川,这个曾经受到地震影响最大的县城,现在已变成一个全新的地方,有差不多7万人居住在这里。整个城市设计巧妙,有着当地建筑的独特风格。这里建起了一个工业园区,盖了一座新的中学,已经有超过5千名学生在里面上课。另外,还有一个地区完全用于传统文化建设,这个地区的规划让人惊讶于它的前瞻性眼光,不仅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融为一体,而且也尊重传统和自然环境,达到了难得的平衡。四川灾区39个县的GDP增长速度高于四川省平均水平,而同时,在环境保护方面能够乐观面向未来。
3年来,汶川已经奠定了复兴基础。当年的精神还在,瓦砾还在,重建的愿望、希望更在。
现在,需要的是不错失机会,不放下抬起的手臂,不忘记一个更好的未来是可能的,四川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更是美好未来的保证。
未来在他们手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