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特稿
汶川经济重生观察记
2011-06-20 14:13 作者:文/本刊记者 荷塞·哥尔多〔西班牙〕

震惊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3年了,这场灾难一共夺去了近七万人的生命,另有近两万人失踪,几百万人无家可归。

3年,是中国政府定下的目标,用3年时间重建灾区,给受灾居民一个新生。为此,中国政府灾后重建共规划投入资金1万多亿元。无论投资额度还是再建时间的紧迫,都是史无前例的。而且,重建的目标也非常明确:不仅要给受灾地区的居民提供新的居所,也要建立一套新的经济体系,保证他们拥有持续、较佳的生活水平。也就是,不仅要给他们一个未来,而且要给他们一个更好的未来。

现在,是我们来衡量这一切是否都落实了的时候了。

重新建起的家园

四川省常务副省长魏宏在接受采访时宣称,重建计划将在今年9月份全部完成。“目前,四川94%的计划已经完成。”他说,已经完成投资7965亿元,占全部预计投资总数的92%。

魏宏补充说,第一年,该省355万被毁房屋得到修复;第二年,为150万农村家庭和25万城镇家庭重建和新修了住房;到目前为止,已经建成3001所学校和1362家医院。

 
水墨镇恢复了不同的少数民族风格的建筑 荷塞·哥尔多摄

由于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援以及国内外的捐款,重建的房屋能够以非常合理的价格提供给受灾的居民。这些住房不会被投放到市场中,而是经过一定的审核,定向出售给灾民,价钱往往在2万~5万元之间。灾民可以以非常优惠的条件得到银行的贷款来偿付这笔钱。

再建计划的资金筹措和向灾民提供的贷款都由特定的机构进行管理,这不仅杜绝贪污腐败,而且能够使之用来刺激当地经济的复苏和活力。

刘亚槐(音)今年68岁,是彭州市新兴镇寿阳泉安置点农民。震后,全村325户村民的房屋都得到重建。刘亚槐花了1.3万元建设他的新家,那是一个好像北京四合院一样带有庭院的新房子,全家9口人住在里面。他又向银行贷了两万元,在自己原有的住房上面加盖了二层小楼,共20个房间,并开了一个农家乐式的小旅馆。他期待到了夏天,成都的居民来这里躲避城市的酷热,吃有机蔬菜,感受大自然的闲适。谈到未来,刘亚槐的乐观和跃跃欲试的干劲儿充满了感染力。

重新创业的勇气

像刘亚槐这样对未来满怀憧憬、充满希望的人在这里无处不在。在刘亚槐居住的寿阳泉安置点旁边是白鹿镇,居住着一万多人,大多是农民或震前在周边矿区工作的矿工。所有居民签订共同协议(地区重建的一个程序),重新调整地区经济,以一种非常特殊而且大胆的方式发展旅游业:借助重建的契机,在镇上建设一个具有法国特色的山庄,来纪念一位19世纪末在此居住的法国传教士。整个镇充满了浪漫的气息,宁静安逸,有咖啡馆、河边露台……是一个吸引情侣或任何一个想要放松心情的人的度假胜地。当地的领导介绍说,白鹿镇的目标是让镇里的GDP翻番。

这些曾经的传统农业经济地区大多调整为发展旅游、文化、教育或其他绿色产业。这种现象并不偶然,因为在进行重建规划时,就已经特别想到要利用这次机会,将地区的发展模式改造成一种可持续的、尊重自然环境的发展模式。

距离震中不足10公里的水磨镇是这种改造的典范。地震后,这个拥有藏、羌、回、彝、汉多个民族2万多人口的小镇,根据传统建筑的模式改造了旧城区,将大部分的工业外迁,并修建一个可供1万名学生学习生活的西羌大学城,这个大学城将在今年9月建成。



1   2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