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贸易的契机
在“对话”启动前,人民币汇率问题被美方高度政治化,美国会议员普遍认为人民币币值被低估是中国政府对出口的一种补贴,要求对币值被低估的部分增收附加税。周文重清楚地记得:“纽约州的联邦参议员舒默(C.Schumer)和南卡罗来那州的参议员格雷厄姆(L.Graham)两人曾联合提出议案,要求对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增收27.5%的附加税。如果这个议案被通过,中美之间就会出现贸易战。”有了战略经济对话机制,通过开诚布公的“对话”,人民币汇率问题虽然没有完全解决,但得到了管控。
“经过‘对话’时的充分沟通,美国财政部于每年四五月份发表的各国汇率报告中,没有下过中国操纵汇率的结论,也避免了两国关于汇率问题的更激烈的冲突。”周文重说。
2010年5月24日,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开幕
在2010年举行的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汇率问题只是一个导火索,美国更希望借助汇率问题增加对中国的出口。时任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在“对话”前十天访华时明确表示,他就是来完成奥巴马的出口任务的,奥巴马的出口计划是未来五年之内要翻一番。美国开始走出金融危机的时候,面临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从内需消费型向出口导向型转变,而此时中国的经济战略是从出口导向型向内需发展型转变,两者在战略上正好互补,但客观现实是双方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压力,就是如何增加国内就业,在这一点不仅形不成互补,甚至在贸易上形成了一种冲突。
“为了平衡中美贸易,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增加对美国的投资,但美国认为我们的投资过于集中在资源领域以及敏感的技术,威胁到她的安全,并因此设置障碍。”周文重说,“我想,在这个问题上美国不要政治化,我们则应实事求是地循序渐进。”
密切合作关系的平台
在今年1月“胡奥会”之后,人们看到了中美之间一种新型的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关系的影响远远超过双边范围,双方对整个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都负有特别的责任。周文重说:“中美经贸关系的共同利益很多,是一对全球性的战略性关系,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使得许多问题需要中美合作对话。”
2010年9月11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现身某超市举办的“加州美食美酒节”,为加州农产品助阵
据周文重介绍,现在,平均每天有5000人往返于太平洋两岸的中美之间。今年1月份,胡锦涛访美时与美方达成了进行省长和州长定期交流的协议,加强中美省州之间的关系。此外,中美合作、由中方提供部分经费和师资力量开办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在美国已达80余家。学习中文的美国人数量大大超过学习其他外文者,而中文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和经济生活的工具,“美国的中文热证明了美国人对中国人的重视并希望与中国交流合作”。
目前中美两国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从2001年的805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3852.4亿美元,美国对华出口增长了2.9倍。美方对华直接投资累计超过652.2亿美元,是中国最大的外资来源地之一,中国对美投资也已经超过47.3亿美元,且增长迅速。
“中美之间这么多人员往来,文化交往如此深入,贸易额又非常巨大,在双方建立的60多个合作对话机制中,级别最高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势必催化中美的密切合作,使双方的合作伙伴关系日益走向互利共赢。”周文重十分肯定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