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图片新闻
贵阳:探索安居工程新模式
2011-05-16 13:08 作者:文/本刊记者 张 桦

贵阳:探索安居工程新模式

——访贵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长青

2011年3月26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建设1.6万套住房的渔安新城公共租赁项目正式开工。

“这是贵阳市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拓宽投资渠道、通过市场运作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大举措。”贵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长青在现场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

鼓励社会参与

“目前贵州省仍有505万人处于贫困线以下。” 马长青说,“贵阳需要保障的人很多。如果全靠政府解决需要至少8至10年,如果全社会一起努力推动,可以提前5年使应保对象住进到保障性住房里。”

为此,贵阳正在探索一条符合市情需要的模式,即政府责任和社会参与。

从2007年开始,贵阳市先后制定出台了“住有所居”行动计划、《贵阳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规定,构建了解决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全覆盖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

 
七冶新怡廉租房小区 董 宁摄

据马长青介绍,“十二五”期间,贵阳市政府主导开工建设500万平方米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的保障性住房。同时,创新投资建设方式,通过鼓励大型房地产企业开发、建设和运营公共租赁住房,鼓励城郊结合部农民利用自有土地入股、与社会投资者建设等方式,在“十二五”期间将引导社会各类投资者参与建设、经营公共租赁住房850万平方米,力争至“十二五”期末解决27万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借鉴香港经验

围绕公租房建设选址是在城市偏远的地区,还是中心区,在全国一直争议不断。

在马长青看来:“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要兼顾物质和精神的公平。公租房是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如果选址偏僻,住户的出行成本增大,就失去了保障性住房惠及民生的意义。”

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贵阳市有意尝试借鉴国际经验。香港地区将公租房建在最大限度减少出行开支的地方给了马长青很大启发。“尽管这样的地方在市区,商业价值更高。但是一切要以人文本,既要社会效益也要经济效益。”

贵阳市不仅采纳了香港经验,甚至在最大程度保障公平上做得更加富有人情味。

“公租房社区不仅选择在中心城区,而且房屋的质量、相关的配套和商品房社区完全一致。” 马长青说这一思想被运用在政府制定的《贵阳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里。按照此办法,商品住宅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含)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应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配建公共租赁住房,进一步拓宽了保障性住房来源渠道,避免中等低收入人群的过度集中居住,可使中低收入群体共享商品房小区学校、医疗、商业等配套设施,融入小区生活,促进社会和谐。

渔安新城公共租赁项目的选址正是这一理念的具体化。

应保尽保

“为了让贵阳人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贵阳安居工程里有一个创新的保障机制,即对困难群体及中低收入的人实现应保尽保。” 马长青说。贵阳市政府鼓励企业利用自有生活区建设廉租住房,解决企业职工住房困难问题。

据了解,贵阳廉租房的保障标准是每月收入在975元以下,人均不足15平方米的都属于保障对象。因为国家是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人们可以花很少的钱就能住到政府提供的房子。

“我从来没有住过这么好的房子,这下我可以安享晚年了。”81岁的王世勤老人是七冶建设有限公司简称“七冶”的老职工,今年春节,他告别了一住就是几十年的棚户区,搬进了“七冶”新怡小区50平方米的廉租房。更让他喜出望外的是,他每月所付租金标准仅仅为每平米1元。这是经济拮据的王世勤老人想都不敢想的。从来不放鞭炮的王世勤特意买来鞭炮,从大年三十一直放到到正月十五以庆祝新生活的到来。

在距王世勤家5公里内外是贵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和正在建设的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这让王世勤老人的生活一下子融入了现代城市生活圈。

现在,贵阳市仍有1500万平米棚户区。从2011年开始,贵阳将用3年时间完成改造。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