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专题
高原小城的60年
2011-05-16 11:35 作者:文/本刊记者 李 媛

领跑城镇发展新格局

十年浩劫的特殊历史时期,新轻工业城市并没有按照预想的轨迹发展。在1986年林芝地区恢复成立前,八一镇道路总长只有12公里,建筑面积只有15万平方米,全镇基本没有楼房。交通条件较差,地理位置相对封闭,严重滞后的基础设施条件极大地制约了林芝的经济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实行,八一镇急需重新定位自己的发展空间。

1986年2月,林芝地区恢复成立,林芝地委、行署制定措施,创造环境,努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经过10年的建设,基本上搭起了城市的结构框架,道路网络依据规划基本形成。

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全国再一次吹响了支援西藏的号角,地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和福建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林芝全方位的援助。如今八一镇已经变为一座道路规划整齐、基础设施齐备、经济繁荣的现代化藏地小镇。

岁月流转,当年的小战士也已是年逾花甲的老人,如今退休的江白最喜欢沿着八一镇南北向主干道——八一大道——信步闲逛。“看,前面那个乐百楼商场就是当年的贸易公司;林芝县小学也比以前的地方大多喽;那个两层的中国银行就是当初的大礼堂。现在的年轻人看电影都要到数字电影院,镇上年轻人上朗玛厅、泡酒吧,追赶时尚潮流的劲头十足。”江白感慨道。

八一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不但为自身发展创造了更多机遇,还为繁荣周边农牧区经济搭建了平台。如今它已经成为重要的藏东南物资集散与交易中心,很多货物都是从拉萨、成都甚至北京、广州、上海等地运来的。八一镇周围各县的手工艺品及各种物资也通过八一镇流向全区。祖祖辈辈居住在大山里的农民,在集镇上把山货和农产品变为现金,再换取和购买自己所需的生产、生活用品。牧民们不但物质生活丰富了,钱袋子也越来越鼓。



   上一页   1   2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