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2008年12月27日,胡锦涛在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桂溪初级中学看望慰问师生时察看学生宿舍。 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资料图片)
想要有个家,此时此刻成为灾区群众的最大期盼。
尽早让灾区群众重新拥有一个温暖的家,成为党和政府牵挂的头等大事——
震后第一个冬天,灾区天气显得分外寒冷。栖身于帐篷和过渡房的群众如何过冬?胡锦涛总书记惦念于心。
“那是2008年12月28日下午3点48分,那年我69岁!”那一刻,深深定格在田传贵老人心头。
那个下午,正在四川灾区考察灾后恢复重建的胡锦涛总书记走进都江堰幸福家园的活动板房里,让居民们格外欣喜。
“当时,总书记来到我家,握着我的手说,中央很牵挂我们灾区群众,惦记我们能不能暖暖和和地过冬、能不能过好灾后第一个新年。”田传贵一边说,一边拿出当时的照片,眼里闪动着激动的泪花。“他还问我有什么困难,说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解决。我就告诉总书记,希望能够早日住上房子,能有一个家!”
地震发生的那一刻,田传贵借着大树和雨棚逃生。“家没了,以后日子怎么办?”震后,望着一片废墟,老人家曾失声痛哭。
板房里,胡锦涛总书记用坚定的语气对田传贵说:“党和政府已经制定了灾区重建规划,相信经过我们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早日实现重建规划,使灾区群众尽快拥有一个良好生活环境。”
一席话,带来温暖,点燃希望。
在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下,让受灾群众早日住进永久性住房成为恢复重建的首要任务。去年6月,田传贵拿到新房钥匙;9月,乔迁新居。
“现在,我总对孩子讲,要好好学习、好好工作,才对得起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爱!”田传贵家120多平方米的新房里,兰花、茉莉、藿香、君子兰争奇斗艳,生机盎然……
从取暖到口粮,从住房到看病,从上学到就业……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3年来,党中央始终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从炎炎夏日到数九寒天,从巴山蜀水到甘陕山区,总书记先后5次深入灾区,进板房,上山寨,检查灾区群众生活保障情况。总书记反复强调,灾后恢复重建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