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专题
“南沙是我的一个梦”——访霍英东集团行政总裁霍震寰
2011-03-31 11:33 作者:本刊记者 贾春明 张 桦

在2011年3月北京召开的“两会”上,来自香港特区的全国人大代表、霍英东集团行政总裁霍震寰在看到“十二五”规划把广州南沙新区列入粤港澳合作重大项目之一时,心情格外高兴。“20年前,老父亲霍英东就开始规划粤港合作。他非常看好南沙,常说‘南沙是我的一个梦’。” 霍震寰说,我现在做的正是延续父亲的南沙梦。

 
今日中国杂志社副社长贾春明(中)等采访霍震寰先生(右) 庞穗军摄

霍英东:“南沙开发之父”

南沙地处广州最南部、珠江出海口虎门水道西岸,西连中山、番禺,东与东莞虎门、深圳、香港隔海相望,是珠江三角洲A型区域的几何中心,是粤港合作的桥头堡。

1978年,中国内地开始改革开放,与香港一衣带水的广东省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祖籍广东番禺的霍英东敏感地意识到一个新时代即将来临,他的心中一个梦想在升腾。

霍英东看中了南沙临近珠江出海口的优越位置,想将它变成珠三角的中心,成为连接香港和广东的新兴海滨城市。他的梦想是,把南沙作为粤港合作的纽带,将香港交通、科技、服务等领域的经验和技术引入内地,结合内地丰富的资源和市场,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不久前,本刊记者专程前往南沙采访霍震寰先生。在南沙大酒店,霍震寰凭窗远眺烟波浩渺的两岸风光。20年来,跟随父亲开发南沙的情景历历在目。

回想1987年第一次随父亲到南沙考察时的情景,霍震寰依然记忆犹新。“尽管从香港到南沙直线距离只有38海里,但是我和父亲从香港坐船到澳门,再坐车到广州,经过4个渡口到达番禺,颠簸了3天后,才到达南沙。”呈现在霍氏父子眼前的南沙,处处是滩涂、淤泥、荒田、旧屋……“光着脚的小孩子从未见过汽车,不会避让。”然而,这一切丝毫没有改变霍英东一心要开发南沙的初衷。

自此,年过花甲的霍英东只要身体允许,每个星期都风雨无阻地率领各路专家、学者赴南沙召开现场会议,解决各种难题。跟随霍英东近20年的工作人员杨结说,从霍英东率先拉开南沙大开发序幕起,15年内,他到访南沙近800次,投放启动资金超过40亿元,因而被称为“南沙开发之父”。

依照霍英东的规划,南沙建设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搞交通,修桥、筑路、建轮渡,包括港前大道、进港大道,都是他亲手策划与政府合资修建的;第二阶段是计划完成多个项目,包括建南沙资讯科技园、南沙大酒店、南沙物流中心、新客运港码头、珠三角世贸中心大厦、香港中华总商会大厦、英东中学等;第三个阶段是把南沙建设成现代化海滨新城。

“父亲十分讲究交通,他首先做的就是打通珠江东、西两岸的陆路和水路。”霍震寰说。

其中,建设虎门轮渡是霍英东先生的一大创举。它首次连接珠三角东、西两岸,使南沙成为交通枢纽。当时,有专家在此项目的可行性报告中悲观地预测,虎门轮渡每天最多不过3000车次,投资必将亏损。但是,霍英东力排众议,坚持做下去。1991年5月1日,虎门渡轮建成通航,其车水马龙的景况完全颠覆了专家的预测。由此,也让霍英东看到,内地改革发展势不可挡。



1   2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