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公益小店的烦恼
尽管工作富有意义,但如果不是苏西爸爸的一再鼓励,刘宇璟有时也难免想打退堂鼓。
小店到现在还是半公益性质。为了和有机农场相互扶持,店里的有机蔬菜几乎都是按进价销售。
除了卖蔬菜,她们把店里一半的空间装饰成一个小教室,由家长推荐口碑好的老师在这里教授武术、芭蕾舞还有音乐课程。而小店的盈利主要来自于蔬菜以外的有机产品,例如有机面粉、杂粮等,以及小教室的场地费。这仅够勉强维持日常开销,包括店租、拜访众多农场以开拓货源的车马费,以及一个单身合伙人的工资。
为了节省成本,刘宇璟精打细算。由农场送菜要支付150元钱,而自己开车油费只要100元钱,于是她会开车来回两个小时自己取菜。现在有的顾客没有预付款,甚至赊欠1000多元,也让刘宇璟不免担心现金流的问题。
顾客普遍对猪肉和禽类肉感到满意,因为一年才出栏的猪和两三个月就出栏的口感肯定不同。但对蔬菜的意见则五花八门。
“有的顾客抱怨有机菜的卖相差,还有几个顾客因为家中老人的阻拦再也不来了。老人们不能理解这些菜为什么这么贵,6元一斤,比农贸市场的贵多了。其实这已经比超市的有机食品便宜一半,而且是真正的有机。”刘宇璟无奈地说,其实连她的父母都觉得这菜太贵了,“有时理念的转变确实很难,但食品安全确实很重要。”
尽管有困难,但她坚信这是一个好的事情。“通过了解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情况,我们相信这是一个有前景的事业,还能让自己和他人同时受益,为什么不做呢?”刘宇璟说。
社区里许多妈妈的热心和宽厚让刘宇璟感动。如果她周五有事,其他妈妈会主动来义务帮忙分菜。经常有妈妈将多配送的菜如数归还。有次店里因为配送错了一只鸡对不上账,只是上论坛求助了一下,立即有妈妈们帮忙回忆是配送了给谁家。
现在小店的会员已经有150多名,有的会员甚至从劲松和望京等距离很远的地方赶来取菜。刘宇璟憧憬着今年能开设更多的取菜点,同时在店里开展烘焙活动,让更多的妈妈喜欢这里。
做更多有利于孩子的事
小店正在逐渐改变刘宇璟一家的生活,也让刘宇璟对未来的家庭规划有了更多的想法。
4岁的苏西还分不太清什么是有机,但知道家里的鸡蛋更好吃,也知道超市里有些看着很好吃的东西是垃圾食品。但她也开始抱怨妈妈陪自己的时间变少了,刘宇璟深感愧疚,打算好好地学习一下时间的管理,以更好地兼顾起家庭,另外她希望以后在去农场考察的时候能更多带上苏西。
“虽然这有些奔波,但我希望苏西能开阔视野。最重要的是,我希望她能亲近土地,哪怕只是去拔拔草。亲近土地不只是欣赏土地上的美景,也要知道粮食是怎么从土地上生长起来的,农民们是怎么干活的。”刘宇璟说。
她们已经和一个农场达成了“劳动换积分”协议。由她们组织小区里的热心妈妈前去劳动,帮农场增加人手,而农场将根据劳动积分送给她们有机蔬菜,并邀请孩子们过去玩耍。
尽管苏西爸爸也很希望能更多地参与她们的活动,但他即将被公司派到山西常驻完成一个项目,所以又将是忙碌的一年。
细心的刘宇璟受朋友启发,发现类似的情况在回龙观小区特别普遍,爸爸们要么太忙,要么长期出差或驻外,还有一些单亲家庭,如何解决孩子们成长中男性角色缺失的问题呢?
于是她和其他妈妈们正在启动一件事情:通过公益组织和大学校园,寻找健康阳光且有爱心的大男孩,带领孩子们一起活动。她们相信,这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更有利。
作为一个创业者,刘宇璟也很关心自己的个人保障,除了爱人公司提供的家属保险外,她还坚持购买社保及商业保险公司的大病保险。
“这些保险让我吃了定心丸,在未来我还会坚持投保。”刘宇璟说。
家里的长远规划几乎都是围绕着苏西。刘宇璟说,为了让苏西去上师资条件好的公立学校,以后他们会搬到市区去住,尽管这类学校非常难进。而学区房房价惊人,所以租房还会是他们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选择。
“但到时我还会回来这里打理这个小店,因为它已经像我另外一个家,让我有了更多的归属感。”在采访的最后,刘宇璟愉快而满足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