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图片新闻
安徽着力打造皖江城市带
2011-03-02 10:17 作者:本刊记者 唐书彪

 

百姓应该得实惠

在铜陵采访时,当地电视台竟然把我作为采访对象。他们问我,对铜陵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铜陵应该怎样承接产业转移。

我的回答是,铜陵应该用好自己的比较优势,突出自己的特色。这个优势和特色就是铜。铜一直是铜陵人的骄傲。

铜陵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姚玉舟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铜陵是中国古铜都,有3000多年的冶铜史。过去,铜陵因铜建市;现在,铜陵因铜产业而发展;将来,铜陵将成长为集铜的冶炼、深加工、贸易和研发于一体的世界铜都。

 
姚玉舟承诺要让老百姓分享发展成果。唐书彪摄

“不过,目前铜陵铜产业链条还不长,主要以冶炼和粗加工为主,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铜产业的发展。”姚先生看到了铜陵的局限性。他说,铜陵本地产57万吨电铜,只有24万吨在本地消化。因此,铜陵把铜深加工等特色产业和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作为承接重点。

浙江海亮集团在铜陵投资的海亮产业园具有代表性,这个产业园包括海亮工业园和海亮环保工业园。海亮集团综合实力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第196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7位,铜加工是其主体业务之一。

据经理傅林中先生介绍,海亮工业园一期今年4月建成,可年产高效节能环保精密铜管4.8万吨。该项目原材料电解铜来自本地,铜管直接销往安徽境内的格力和美的,这是中国最大的两家空调厂商。“等后几期工程建成,我们会吸纳更多本地员工”,临别时傅先生特意告诉我。

对于铜陵发展的目的,姚玉舟先生的回答是,铜陵发展经济是为了做大“蛋糕”,并让群众共享发展的“蛋糕”。 他说,目前铜陵市民的安全感、幸福指数和对城市认知度在不断提升。

姚先生认为,即使牺牲一些发展速度,也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因此,铜陵在承接产业转移时,会做好“铜”和“循环经济”两篇文章,给铜陵市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生态效益。



   上一页   1   2   3   4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