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图片新闻
安徽着力打造皖江城市带
2011-03-02 10:17 作者:本刊记者 唐书彪

2月21日夜里,我出差到芜湖,打车去看亲戚。在车上我问司机,安徽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来,芜湖有没有什么变化,他说,有啊,外面的人来得多了,本地以前出去打工的人现在走的少了。下车时,他还补了一句,你看我们芜湖出租车也便宜,才要6元钱。

到亲戚家说起此事,80岁的姨硬要拉着我到她房前屋后看周围环境,高兴地告诉我,这边是公园、那边也是公园,前边还有学校和医院,环境可好了,生活可方便了。听说从江苏南京到安徽安庆的宁安城际铁路明年能修通,老太太很兴奋,“芜湖到南京只要几十分钟咧”。显然,她是盼着这条经过芜湖的城铁修通后,可以更加便捷地去南京探访亲友了。

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

芜湖市地处中国安徽省内,是皖江城市带的重要成员。

“皖江”是中国地图上并不存在的一个地名。因为安徽古有皖山、皖河和皖国,如今皖又是安徽的简称,人们很自然地把世界第三大河长江流经安徽境内的这一段(400公里)统称为皖江。而皖江城市带则覆盖了皖江流域9个城市,如合肥市(安徽省会)、马鞍山市、巢湖市、芜湖市、铜陵市、池州市、安庆市等。

 2010年1月,中国政府决定在安徽建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是中国为因应区域经济格局发生的变化,有序推进产业转移所采取的重大举措。

 
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示意图。选自皖江新闻网。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他说:“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在此思想指导下,中国在1979年设立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进一步扩大开放了长江、珠江和闽南三个三角洲地区为经济开放区,1988年成立海南特区,1990年开发上海浦东。至此,整个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开放地区由点到面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与先富快富的态势,东部地区得以率先发展。此后,为了促进中国各地区均衡发展,中国又相继提出了西部开发、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形成东中西部地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

经过30多年,中国经济活跃的沿海地区,如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传统产业的发展优势在减弱,外延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加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刻不容缓;而广大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要素成本优势明显,产业发展空间相对比较大。在此背景下,加快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已成为中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取向和重要任务。这是中国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1   2   3   4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