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已逝,曾经帝王们游玩避暑的地方,已经成为今天大众休闲旅游的去处。而沿着避暑山庄绵延数里的城墙,我们很快就拜寻到了当年大清皇帝建造的庙宇——外八庙。
游历了中国许多省市,再也无法寻找到这样一个庞大而且和皇家如此贴近的寺庙群。这里的每一处寺庙都有着一段源自300年前清王朝的故事。
外八庙,不了解的人一定以为是由八座寺庙组成的寺庙群,去了才知道其实是12座寺庙。当年有8座寺庙由清政府理藩院管理,在北京喇嘛印务处注册,并在北京设有常驻的“办事处”,又都坐落在古北口处,故统称“外八庙”,即口外八庙之意。久而久之,“外八庙”便成为这12座寺庙的代称。
据传,当年清代皇帝不惜重金修建起这一座座寺庙,其意图完全在于安疆固塞。所以,每处寺庙都是一座丰碑,记载着清朝统一和团结的历史。今天,博仁寺、博善寺、普乐寺、安远庙、普宁寺、普佑寺、广缘寺、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广安寺、罗汉堂、殊像寺,12座喇嘛寺庙错落有致地环列在山庄外的东部和北部的山麓上,历经多少个风雨岁月仍屹立于此。这些寺庙的建筑风格使汉、藏文化艺术融于一体,寺庙殿堂中,完好地保存和供奉着精美的佛像、法器等近万件,共同构成了18世纪中国古代建筑富于融合性和创造性的杰作。
历史上,一个朝代总是有很多相似的东西,康熙皇帝北上寻址在河北承德武烈河河畔建造了一座他心中的长城,除此之外,清朝皇帝还在河北圈了一块2500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帝王们的陵寝,清东陵和清西陵,这里的每一砖每一瓦都记载了清王朝曾经的辉煌与衰败,每一座陵寝都流传着神秘动人的故事。
据记载,位处河北省遵化市的清东陵,一共埋葬着161位皇家贵族,除了5位皇帝和3位未成年阿哥之外,其余的153人均为女性。和东陵比起来,清西陵则少了一些霸气。清西陵为雍正所辟,共有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光绪的崇陵以及他们的后妃、弟兄、公主、阿哥等80人的陵墓。按照清王朝孝治天下的规矩,雍正皇帝应该在父亲康熙景陵的旁边选址建陵,但雍正却违背祖训,另辟陵区,其中的原因众说纷纭。
清王朝的脚步已经走远,而当我们走进它们时,一座座陵寝背后的故事依然唤起我们对那时的追忆。2000年11月,作为中国古代皇家陵寝建筑史上的杰出典范,清东陵、清西陵以其无可辩驳的魅力及其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蓝色,那是一个波澜壮阔的畅想
弯弯的渤海湾,北起山海关,南到海兴口,连绵487公里蔚蓝的海岸线,犹如一条镏金蘸银的项链,斜挂在河北省的东北部。
在路上,风决定了蒲公英的方向,在路上,那片蔚蓝的海滩决定了旅行人的脚步。如果可以,在温暖的房间里,面朝大海,看潮涨潮落,日出日落,享受一次“依窗看海,卧床听涛,凭栏观日出”;如果可以,长久的栖息在面朝大海的暖阳下,为融进大海的心留存一份干净与美好;如果可以,踏上这样细软的金沙,任清凉的浪花撩弄淘气的脚趾;如果可以,偶遇一场渔人晚归、海鸥吟唱……这不是在梦境中才会显现的画面,蓝海金沙、戏海踏浪,在北戴河、在南戴河、在翡翠岛、在乐亭三岛、在昌黎黄金海岸,在河北487公里蔚蓝的海岸线去寻找。
北戴河老虎石浴场
北戴河早已是名满天下的中国避暑胜地。这里气候宜人,10公里长、曲折平坦的沙质海滩,沙软潮平,背靠树木葱郁的联峰山,自然环境优美。早在 1898年,清政府就正式将北戴河海滨开辟为“各国人士避暑地”,于是海内外的达官贵人纷纷到这里修建别墅和娱乐设施,使这里成为一个避暑佳地。新中国成立后,北戴河又新建了不少休养所、疗养院、饭店、宾馆,规模比过去更大了,成了中国规模较大、设施比较齐全的海滨避暑胜地。
与北戴河一桥相连东西并列的,是17.5公里长海岸线的南戴河。南戴河四周碧海金沙,林带环绕;海水浴场沙软潮平、滩宽水清。这里的海与众不同,海水洁净清爽,温柔娴静,平静安稳的海面让人不忍去打扰。每年夏天,沙滩上五颜六色的太阳伞与穿着五彩缤纷泳衣的人们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清凉的海水洗涤着每一寸肌肤,所有生活的忙碌、倦怠的身心被海水冲刷得不见踪影,只留下了最原始的纯粹与真实。这里的滑沙场、滑草场,让人在沙里和绿茵间,在尖叫声中尽情地享受着冲上跌下的感觉,还有什么东西能比这更能使人放松心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