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石头过河之困
新乡市卫生局局长贾共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农合医保资金放在卫生系统,方能令农民参合利益最大化;而放在以盈利为目的的国寿手中,有不少弊端,例如2009年,新乡市卫生局叫停了新乡国寿搭车兜售新农合大额补充医疗商业险的行为。他认为,在数字化卫生局工程完成之后(卫生部推动),“直补”(医保患者缴纳费用时,医院将直接补贴医保费用,患者只需支付自付比例的费用即可)将在新乡成为现实,“就不再需要第三方了”。
而记者在新乡采访期间,也从包括新乡市医保局局长陈勇等多个渠道得到确切消息,新任社保局长和副局长对新乡国寿颇有微词。
卫生局掌管新农合,社保局掌管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保,两个政府部门的不满,无疑给当地医保商业化的未来蒙上一层阴影。
2004年4月,新乡市政府与新乡国寿签署为期3年的新农合医保委托管理协议之时,管理费用为保险费的1%。而这1%,并不从专款专用的新农合医保资金中摊出,而由新乡财政负担。彼时,338万的参合人共计融资(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个人)约1亿元。新乡人寿依靠这百万元的启动资金,加之总公司的两百万奖励,为138个乡镇卫生院配置了电脑和办公用品,总计花费远超300万元。
有鉴于此,2007年双方签署第二个3年协议之时,管理费用上升为2%。但就在洛阳国寿也在同一年入局新农合之后,新乡市卫生局发现,国寿的管理成本实际上并没有那么高。这是因为,新洛两地国寿均已成功开发医保补助报销结算系统,管理成本大为降低。特别是听说洛阳国寿的管理费用不过为1%,后来通过补充协议管理费用还有所下降之后,新乡的卫生和社保系统官员普遍感到有些难以接受。
但在和新乡国寿沟通之后,新乡国寿坚持按照协议执行。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乡市卫生局一位负责人试图在办公电脑上了解一位医保患者的住院信息时,竟未能如愿,遂向新乡国寿发出要约,要求新乡国寿解决问题。新乡国寿总经理李宏向回复称:新乡国寿已经自主开发了医保信息系统,但医院管理系统(Hosi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HIS)属于医院内部系统,与己无关,且协议未加注明应由国寿开发,国寿无法接受此要约。
在接受采访时,李宏向几次喊冤:我们是做保险的,对报销结算在行,但对HIS系统并不在行,“每天如何治疗、用药、护理、检查,非我所长!”
甲方与乙方的工作积怨开始向深水区迈进。2009年夏末,新乡市社保局领导班子调整,两位新局长到任,恰逢城镇居民基本医保“扩面”进入攻坚阶段。社保局要求新乡国寿每天派出60人配合工作,新乡国寿虽不情愿,但也口头答应。但结果却是,时而40人,时而30人。新任局长发现“扩面”进展不力,方得知新乡国寿派人“偷工减料”。“不过,这部分内容,在委托协议里也没有。”新乡市医保局局长陈勇说。
种种磨合难题,终归要有出口。春节前,陈勇告诉李宏向,2009年的费用,节后再给。
凡此种种,皆令改革举步维艰。但是,全国统一医保系统的构建,或将给改革带来转机。根据北京大学顾昕教授的统计,截至2008年,国寿、太保、平安等7家保险公司已在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参与了115个县的新农合基金管理、26个县区的城镇居民基本医保的经办管理。这些规模不小的保险公司,都在等待着医保异地转移接续工作启动的一天。
而洛阳国寿甚至已经向总公司提出建议,由总公司开发出一套适合全国各地国寿分公司运作的医保信息系统,以和“金保工程”(覆盖全国的统一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电子政务工程)对接,尽快抢占医保第三方管理的广大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