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文化
周美洪:资源稀缺是最大难题
2011-01-12 11:23 作者:文 本刊记者 张洪 图 本刊记者 李钺

人物档案:

周美洪,1957年生。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副会长、歙县老胡开文墨厂厂长。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徽墨制作技艺传承人”,是安徽省入选的八人之一。

清代中国有四大制墨名家,尤以胡开文后来居上。老胡开文墨厂是徽墨生产的代表性厂家,每年手工生产墨块60吨,墨汁100多吨,其制墨之道已成为整个行业的标高。

从1978年来到老胡开文墨厂,周美洪便开始了与墨为伍的生涯。在他的风格貌似上世纪80年代的办公室里,陈列着当时甚至更早的老墨。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副会长、首批国家非遗项目传承人,安徽省歙县老胡开文墨厂厂长周美洪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

今日中国:徽墨一直有相当不错的市场,日本、韩国都有大量需求,近年来市场方面有哪些新的特点?

周美洪:现在,我们的墨约40%出口,过去是70%。从1995年开始出口就已经下降了,反而是国内市场好一些。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日本经济萧条。

我去过日本至少15次。30年前,我们的工资是他们工资的1%,现在他们只是我们的5倍。日本奈良一带也有一些制墨的作坊,但是他们缺乏资源。今年,我去台湾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45天在台北和台中,我感觉台湾经济的发展只相当于我们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我们的墨卖到台湾不如以前多了。而大陆经济稳定,百姓生活好,市场也不错。

目前,国外的市场大不如以前。一是汇率问题,退税取消了。不但不给退税,而且因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限制出口。另外是原料涨价非常之快。

今日中国:对古人来说,墨是书写工具,今人对墨的需求已经大大减少,在这种情境下,老胡开文的墨主要销售到哪里?

周美洪:我们的销售对象主要是文化界。其中,真正用来写字画画的占50%以上,艺术品收藏占30%。

国内,写字的人还是北京居多,文房四宝至少40%卖给北京人。北京文化底蕴深厚,另外北方人居住的房子也大一些,很适合写字。

2009年,我们参加了在北京农展馆举办的非物质文化展演,非常红火。我们带去的东西全部卖掉了。

今日中国:老胡开文的墨很多出口日本,而国内的一些文人墨客却喜欢日本的笔墨,为什么会这样?

周美洪:日本的墨汁至少三分之一是我们厂生产的。我们25公斤一桶,成桶卖给他们,他们进行分装后再卖。他们添加的香料比我们好,外表比我们好看。

日本的毛笔很多产自湖州,他们做的笔杆好看,包装也胜我们一筹,反过来卖到中国,价格一下就上去了。不过,国内的行家一般不会去买这些东西。

日本人做任何事都是“小题大做”,凡事认真。他们制墨的设备也比我们先进,而且工人的工资相对也高。

日本的奈良有四家墨厂,我去参观过,他们做的墨汁行销全世界。瓶子和包装都很好看。但是,他们做的墨装裱的时候会落色,另外画画的时候,也没有那么丰富的层次。

我们做墨的周期比较长,来我们厂订墨,至少要一年的时间。我们跟日本人做生意都是款到发货。如今,墨价比5年前翻了一番。原来1万日元买10个墨,现在1万日元最多买5个墨。



1   2   3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