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社会
中国军队全方位开放十年盘点
2011-01-12 10:37 作者:文图/刘逢安

南海陆战队“梅开二度”

2004年9月2日,中国海军南海舰队海军陆战旅在广东省汕尾两栖作战训练基地举行代号为“蛟龙—2004”的两栖登陆作战演习,来自法国、德国、英国、墨西哥的军事观察员和国防大学防务学院国际问题研讨班的50余人观摩了演习。这次演习是海军陆战队年度例行演习。

 
外军学员观摩“必胜—2009”演习野战医院模拟手术。

2010年11月2日,海军陆战队两栖突击登陆战斗在南海某海域打响,拉开代号为“蛟龙—2010”的实兵实弹检验性演习序幕。此次演习,参演兵力1800余人,出动武装直升机、扫雷舰、猎潜舰、登陆舰、两栖装甲车辆、冲锋舟以及各种直瞄武器装备100多部。演习按照登陆战斗全程组织,演练了机动集结、装载航渡、突击上路、夺占巩固登陆场4个训练课题。

演习过程中,来自国防大学、海军指挥学院、空军指挥学院的75个国家的200多名外军学员观摩了演习,并与演习导演部、指挥所人员围绕信息化条件下两栖作战的组织指挥、兵力协同、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互动研讨交流。

有媒体称,作为中国涉外军事演习的最新样板,“蛟龙-2010”军演体现了中国军队在合成化、专业化和透明化三大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

在合成化方面,2004年举行的“铁拳”演习曾做出诠释。当时,加强的机械化步兵师在强击机、武装直升机的配合下,展示了中国陆军装甲部队的强大突击能力。直升机部队还为轮式战车进行了伴随式保障——为其空投油料包,体现了多种装备的联合作战能力。

 
总参军训和兵种部对外军事合作局局长唐宁向在“必胜—2009”观摩夜间科目演习的大棚车上向外军军事观察员介绍有关情况。

在专业化方面,2009年举行的“必胜”军演给出了答案。演习中,“红军”和“蓝军”(假想敌部队)在雨中展开激烈对抗,而“中枢机构”——导演部首次退居幕后。德国的史蒂芬·托马斯上校在观摩军演后表示:“我对中国军人专业、团结的精神印象非常深刻,这次演习是对作战能力的一次综合展示。”美国战略新闻网也曾撰文指出,中国的“红蓝对抗”军事演习足以媲美美军和其他军事强国的演习。

在透明化方面,“蛟龙”演习中,受邀观摩的外军军官可以和演习指挥员就两栖战法进行直接交流,还可近距离了解新式两栖战车等装备。

观摩“蛟龙-2010”军演的马来西亚海军舰队参谋长米奥尔·罗斯迪·亚厄弗尔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说:“演习组织得非常好,准备得很充分,尤其是两栖突击车令人印象深刻,性能非常先进。”

有分析认为,随着中国涉外军演的规格、规模不断提升,外界对中国军力的认识也必将更加客观理性,这不仅有利于中外军队的相互沟通和专业性合作,还能更加全面地向外界展示中国军队威武、文明的风采。为此,中国军队应更加自信地敞开胸怀,将涉外军演的舞台越做越大。

抱团军演常态化

中国人民解放军不仅“请进来”外军观察员观摩演习,还“走出去”赴国外观摩外军演习,并与外军举行联合军事演习。

从2002年开始,中国军队开始有选择地参加双边和多边联合军事演习,拓宽了中国与有关国家务实交流与合作的领域。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彭光谦说,实践证明,联合演习既是加深军事安全互信的有效举措,也是借鉴外军有益经验的良好途径。

截至2010年,中国军队与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巴基斯坦、新西兰、新加坡以及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等20多个国家的军队,先后举行了以联合反恐、联合海上搜救、医疗救援为背景的20多次联合军事演习,提高了共同应对非传统安全协调行动的能力。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