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社会
电驴十年
2010-12-14 15:16 作者:本刊记者 寇 青

比驴更强壮的骡子

2002年5月13日,德国人Merkur(原名Hendrik BreitKreuz)创造了电骡(emule),使用的是KAD分散型网络。骡如其名,它比电驴更强壮、更有韧性,软件特性更为优秀。一出世,便吸引了无数迷恋电驴网络的老用户,同时也产生了很多衍生品(emule mods)。

难道比电驴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电骡,能摆脱触犯法律的命运不再重蹈覆辙吗?电骡开发者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产生,选择了开源。

简单地说,开放源码的软件是与闭源软件相对的概念,任何人都可以免费地获取和修改这些资源而不受限制,它是促进软件不断更新升级的一种方法,也是推动资源传播和共享的保证。

与电驴不同,电骡的使用者们上传和交换的文件,全部都是开源文件,其目的并非盈利,而是“知识与快乐”的分享。任何资源的开发者可随时随地进出于网络,资源的交互在无形中就已经完成,若有传播盗版的行为,根本无从查证。一时间,由电驴引发的“分享狂潮”被后来居上的骡子推向了更高潮。

在中国,VeryCD网站成立之前,只有一小部分人关注电驴,直到2003年9月,开放源码的电骡被其引入中国,追随者才越来越多。

网站上的海量资源,电影、剧集、音乐、游戏、动漫、综艺、软件、资料等等,页面数量过百万,资源数量几十万,全部由网友义务完成。倡导“分享·互联网”理念的VeryCD一直想要通过开放的技术构建全球最庞大、最便捷、最人性化的资源分享网络。

VeryCD在2003年成立时就在eMule的基础上开发出了VeryCD版电骡,同样是开源和免费的。之所以现在很多中国人仍然指骡为驴,也许是顺口,也许是对已经死去的电驴还有感情的缘故。

中国的驴子和骡子们渐渐从获取资源的下载方式,转向越来越多地分享和交换资源。那些只下载却不上传、或者分享比例很小的用户,被称为“吸血驴”或“吸血骡”。而那些通过二次开发和修改开源的软件,做出损害电驴网络内其他用户利益的事情,一直遭到崇尚分享精神的驴友们的谴责。

截至今年4月,电驴网络用户数量排行榜中,美国的用户数量已经被欧洲和新兴国家赶超,中国大陆地区用户数量已经上升至第4位,其中前3名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和广州。

仍未解决的版权纷争

VeryCD网站和所有类似网站一样官司缠身。曾有公司以某款软件作品著作人身份,向法院提出诉讼,称VeryCD网站借助电骡软件诱使他人非法下载其软件作品,将网站创始人、总经理黄一孟告上了法庭,后者最终败诉。

现在VeryCD在网站上明确声明:网站所有内容都由网友提供,VeryCD仅为网友提供信息的交流平台,网友在VeryCD的相关网页上发布下载链接时,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与著作权保护相关的法律和规章,保证不侵犯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当权利人发现在VeryCD网页的内容侵犯其著作权时,请权利人向VeryCD发出书面“权利通知”,VeryCD将依法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正如VeryCD网站上的声明一样,很多P2P服务提供商在技术上和法律上做出的调整,某种程度上,是将盗版行为的责任全部转嫁到用户身上。而这些人在面对近乎无限、免费的网络资源,是很少会考虑哪些资源可以合法地下载、哪些资源不能下载的问题。

经历了无数场纷争的P2P服务提供商与保有著作权的组织、公司和个人之间,缺少的看来是更加明确的法律法规。在中国,尽管《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2006年即已施行,但被限制最多的P2P软件就是BitTorrent系列软件和eMule,专门针对P2P技术的管理条例,仍处于空白状态。

VeryCD似乎已经做出了妥协,今年的4月9日,对VeryCD版电骡(easyMule1.1.13)做出修改,去掉了客户端ed2k与KAD网络的搜索功能,只提供网站范围内的搜索。这与开源世界一直倡导的开放精神似乎背道而驰,但却是VeryCD想要摸清网络侵权那条边界线的一种尝试。

不论是国外,还是中国的电驴,经历了近十载的磨砺都依然呈现着蓬勃发展的趋势,这说明网络世界中,全球范围内的分享精神是共通且持续的。然而,在一张蕴含着海量宝贵资源的大网前,人们需要知道,法律保护的边界在哪里,需要尊重知识产权人的权益,毕竟“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同样,在这个“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的世界,也许,主动和著作权保有人寻求合作,会比在法律边缘艰难行走更有出路。



   上一页   1   2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