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鹿港?这里真有鹿吗?一打听才知,以前在台湾中部可看到很多鹿,也常有鹿群聚集海口草埔,故名“鹿仔港”,后来简称“鹿港”。也有人说,这里地形似鹿。目前,大家公认的说法是,在荷据时代(17世纪荷兰人侵占台湾长达三十余年),这里是鹿皮的最大输出港,故称“鹿港”。
鹿港小镇只有8万人,拥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鹿港与福建晋江县的蚶江正式设口对渡,其时,鹿港商船云集,店铺栉比,贸易频繁,是当时台湾文化与商业的港埠重镇。
现在的鹿港是传统与现代的综合体——所谓的“传统”指的是古迹的保存
曾经靠港口之利而兴起的鹿港,因港口淤塞,导致大船不能入港,风光不再……但也因此,鹿港因祸得福,远离了现代工业化的浸染,在冷清寂寥中努力保存了昔日的风华记忆,成为现代人追寻传统的心灵归宿。
寻访古迹:用心看历史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鹿港的街道鹿港的渔村,
妈祖庙里烧香的人们……”
以一首《鹿港小镇》大红的台湾歌手罗大佑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希望每一个听到这首歌的人,都不要忘记它最原始的意涵:传统文化与旧事物的美好,要代代相传。
对于生活在鹿港小镇的民众而言,传统文化就如同柴米油盐一般平常、亲近,因为每天睁开眼,看到的都是大大小小的古迹!鹿港镇镇长王惠美女士自豪地说:“整个鹿港就像一座露天古迹博物馆,鹿港许多的文化史迹及人文景致都可成为用心看历史的人寻幽探访、怀古思情的好去处!到台湾一定要去鹿港,一趟文化古迹寻访之旅足以打动你多感的心怀!”
有鹿港朋友说:“不到鹿港龙山寺,不知台湾寺庙之美。”还有朋友说:“到鹿港,不到天后宫妈祖庙,就不算到此一游。”鹿港天后宫与鹿港龙山寺、鹿港文祠并列鹿港“三大古迹”。因为行程关系,没有机会去拜谒龙山寺,不过,却有缘冒雨走访了鹿港天后宫。
鹿港天后宫与鹿港龙山寺、鹿港文祠并列鹿港三大古迹
鹿港天后宫位于鹿港镇中山路,是台湾五百多座妈祖庙之冠,妈祖是海上救难、护佑渔民出海作业的“海上女神”。庙所供奉的妈祖神像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由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从莆田湄洲天后宫恭迎到台湾的,是全省唯一来自妈祖祖庙的神像,人称“祖神”,鹿港天后宫亦号称“祖庙”。由于香火鼎盛,神像久受香烟熏染,由原来的粉红色变成黑色,被信徒们称为“乌面妈”。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诞辰,全台由鹿港天后宫分出香火的妈祖庙神像都全副銮驾前来鹿港朝谒祖庙,届时人山人海,盛况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