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人物
胡同张和“胡同张”
2010-10-18 15:14 作者:文◇本刊实习记者 寇 青

胡同张

可以说胡同张是一张老北京的名片,是坚守北京传统文化的代言。

张毓隽似乎有说不完的关于胡同的故事,关于四合院的往事。这个以他名字命名的私人博物馆,像是他给老北京们重新建造的家,让已经泛黄的记忆重现眼前。

 
由于资金问题,胡同张博物馆前途未卜

很多生长在胡同四合院中的人都有这样的回忆——那时候小伙伴们要攒上很久的零用钱和家里节省下来的澡票,才能去一次公共澡堂,感受一回当“北京大爷”的滋味;北京的冬天白薯稀缺,一旦胡同里开来了装满大麻袋的解放车,家家户户都会推着小车出来排队购买,紧接着整条胡同就能飘满白薯的香味儿;当然还有那四分钱一袋的甜炒米,两分一袋的爆米花,两分钱一个的江米球,和两分钱一个的芝麻糖,为了这些零食,孩子们平时要捡些废铜烂铁去废品站换了钱,才能解解嘴馋。

如今那时的孩子们都搬进了高楼大厦,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惜的是,他们的下一代很难再体会到邻里之间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家长里短,感受百十户人家共用一个水龙头却从不吵架的祥和气氛。张毓隽觉得,现在高楼里的住宅格局,少了很多四合院的“合”气,人们的关心和问候被楼层阻断了。

“胡同张”希望人们走进博物馆,“暂且忘记股票和房价,静下心来感受已经失去很久了的那股亲切”。幸好,已经有越来越多来自不同省市、不同国家的参观者体验了这种亲切,也不断有人被打动,并为保护北京传统文化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胡同张消失与否,北京的民间艺术和文化都会被传承下去。



   上一页   1   2   3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