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人物
胡同张和“胡同张”
2010-10-18 15:14 作者:文◇本刊实习记者 寇 青

博物馆

胡同张——全称胡同张老北京民间艺术馆。在卢沟桥旁边的宛平古城城内街,从威严门进去,右手第二间房就是。比起城里的故宫天坛,这是一个很容易被游客忽略的地方。

这座以北京胡同文化为主题的私人博物馆,在网上有相当好的口碑,不少年轻的“北京土著”和热爱老北京文化的人慕名而来。对于那些上了年纪的胡同居民来说,这是他们开启尘封记忆的地方,而对于更多出生和生活在高楼里的年轻一代,这是一次既陌生又熟悉的全新体验。几辈人心心念念的四合院生活,恋恋不舍的胡同情结,都在这座博物馆里得以重现。

 
张毓隽馆长

进门迎面一堵老砖墙,往右一转才发现别有洞天,两个穿着白背心的人正下着象棋,旁边有人更是快活地“观棋而语”,这景象像极了老北京胡同口那些永不散场的棋局。得知是记者来访,其中一位满头银发的棋手起身寒暄,热情劲儿像是和街坊打招呼,这是馆长张毓隽,刚才在旁边看棋的就是馆长夫人王玲玲。

跟着馆长,从“百米老街”走起,就算正式进入了老北京民俗文化的体验之旅。

以“北京味道”为主题的百米老街,反映的是北京城上个世纪30年代的生活场景,位于展区一层,由一组微缩建筑模型组成,全长100米。参观者可以看到袖珍版的洁白肥皂店、天福号酱铺(天福号酱肘子的前身)、南方人来京开的茶庄和银号。从京师警察厅到北京四中老校门,从老澡堂子到新式的百货大楼,家家店铺都各具特色,门前街巷里走着的,是普普通通的北平居民,神态各异,摩肩擦踵,惟妙惟肖。这些都是馆长历经十年时间亲自制作出来的。这百米长的街道上,有的都是寻常百姓可以出入的城门和店铺,没有故宫天坛。这也是张毓隽最初秉持的设计理念,要反映当时最真实、最质朴的生活场景。虽然看的人只是隔着玻璃欣赏这些十几厘米高的小泥人,却仿佛能听到那沿街的叫卖声,闻到飘在空气里烧酒的香味。

除了百米老街,最值得称道的就是馆内收藏的上百件老北京玩具和民间手工艺品。这里收藏的老北京玩具互动性都极强,经常会看到四五十岁的参观者蹲在地上不亦乐乎地玩弹球。人们还可以现场体验一下胡同里常见的推铁环、歘(chua)羊拐、挑棍等游戏。这些物件对于很多80后、90后来说都已不知为何物,但它们却是几代北京人童年记忆里快乐和美好的代名词。

为了更加形象地向参观者介绍北京的老城门,博物馆特地制作了地图样式的飞镖游戏,看谁能“一镖进皇城”。在游戏玩乐之中,讲解员就能将“里九外七皇城四”的典故娓娓道来。

琳琅满目的手工艺作品,更能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各种各样的泥玩具、北京特有的兔儿爷、漂亮的翻花和憨态可掬的北京大阿福,还有很多现在已经很难找到的老玩具,铁皮的、泥的、木头的,精准的焊工和巧妙的设计,无不体现民间手艺人的智慧和情趣。馆长夫人喜欢讨论互动式的讲解,听她讲着老北京城里的故事,甚至是地方野史,期间夹带着观众的阵阵笑声与感叹声,这样轻松的氛围,有别于其他很多博物馆里的肃静无声。

顺着楼梯上到二层,正中间挂着的是梁思成先生的照片,这当然是馆长的用意,保护老北京民间艺术文化与梁先生最初保护老城区的理念不谋而合。胡同张的二层以活动为主,几张八仙桌,几幅简单的木头椅子,用于接待前来听戏喝茶、学习手艺的客人,有时馆长夫人还会端上来几碗爽口的炸酱面,一切都如在家里般温馨,给人一股说不出来的亲切劲儿。



1   2   3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