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图片新闻
龙舟:驶入亚运的水上竞技
2010-10-18 12:28 作者:文◇本刊记者 张 洪

过去,龙舟多由坤甸木制作,大部分从缅甸、马来西亚进口。这种木材浸水后会下沉。每年端午节划完之后,当地人会把它沉到水底用泥盖起来保存,第二年再“起”上来用,所谓“龙出水”。比赛前几天,必须刷一次桐油。“这样保养,一二百年都不会出问题。”黄钦添告诉记者。

如今,龙舟比赛要求速度,坤甸木换成了杉木,杉木树干通直高大,不易开裂,又耐腐蚀。“一条坤甸木龙舟,七八十人划的规模,要4吨重,杉木舟只有1吨重。”黄钦添说,“舟轻,自然速度就会上去。比赛完毕,杉木舟要马上吊起来晾干,下次再下水的时候,上一下油,船会跑得更快。”

如今,日益规范的龙舟运动已经有了详尽的规则:标准龙舟,20个划手,一个鼓手,一个舵手。玻璃钢舟身的大小长短也都有规定。

随着对树木资源保护的重视,一些国家开始抵制用木头制作龙舟。如今,比赛用龙舟全部换成了玻璃钢制作。为了适应赛事,黄飞鸿中联龙狮龙舟训练基地也用玻璃钢舟进行训练。20人的玻璃钢龙舟才几百斤重,划起来比木头船快了许多。

每年都代表国家出国比赛,黄钦添对国外队员印象深刻,“西方人个子高大,手长、腿长,划起来很省力,上前一拉等于我们划两次,身体素质很适合龙舟。”

黄钦添小时玩龙舟,都是端午节才划一下,现在变成了一种竞技,每年都有很多比赛。一路下来,一年中有大半年的时间在训练龙舟。黄飞鸿龙舟训练基地集中了南海区很多龙舟人才,挂靠在中联电缆集团下。中联的老板很喜欢醒狮和龙舟,经常带队出去参赛。

在佛山一带,龙舟比赛一向很多,世界龙舟俱乐部和一些邀请赛也经常在这里举行。但是正式列入综合性比赛,广州亚运会还是第一次。“算开了个好头。”黄钦添说。

龙舟比赛 配合第一

“龙舟是集体项目,配合第一位,没有配合,再好的力量也不行。”九江队领队朱文权告诉记者。

今年的亚运会选拔赛上,九江龙舟队250米和500米赛都有优势地赢了专业队,1000米赛只输了一点。“耐力上差了一点点。”朱文权说。

在朱文权看来,东南亚的龙舟运动水平最高,本届亚运会上,九江国家队最主要的对手是缅甸和印尼。“中国赢金牌的范围大,很多项目都可以夺金,但是印尼夺金的范围有限,可能会把精力重点放在他们比较有把握的龙舟赛上。”

谈及两年前的首届亚洲沙滩运动会,朱文权露出遗憾。“那次,我们选拔的都是体量大的运动员,那边比赛的水道本来就浅,才1米多(龙舟比赛一般要求2.5米到3米的水深),运动员坐下后,龙舟一下沉下去很多。”

龙舟比赛的共识是,起步非常重要。只要一出发,行到后面的船只就很难超越前面的。龙舟的第一排,“头划”最重要。所谓左右手,他们决定了整个队伍的快慢,这两个人的体重也有限制,“太重了,整个船头会向下沉。”

“同一时间,四五条龙舟一起向前,同时划的时候,水面下沉,重的船越重,轻的船越快。你跟着它,其实就是在推着它走。”结果,那年,“缅甸第一,印尼第二”。

基于那次教训,这次选拔亚运会运动员,酌情参考了体重。

每次比赛,九江队都会拍下赛事,回去后慢慢分析研究。因为是农民组成的队伍,九江队的综合体能不如专业运动员,“但是,爆发力和技术都不错”。虽然是业余队伍,但是短距离250米和500米的赛程很有优势。去年,九江队在捷克拿下了世界龙舟锦标赛500米的冠军。

距离比赛越来越近,九江队训练的磨合期也接近尾声。从去年开始,整个队伍改变了传统的划法,启用了新的技术。“传统划法靠的是手臂的力量”,朱文权透露,他的队伍如今用的是“腰力和整个身体的力量”。要配合好,需要一两年的磨合。

龙舟参赛人数较多,没有任何一个项目会集中那么多运动员。目前,六十多个国家都在参与龙舟运动,朱文权说,只要超过80个国家,就可以申请进入奥运比赛项目。对此,朱文权寄予了希望。



   上一页   1   2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