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图片新闻
办一届有特色的亚运会 ——访广州市体育局局长、广州亚组委副秘书长刘江南
2010-10-13 15:35 作者:本刊记者 赵 丹

今日中国:亚运会将给广州带来什么?

刘江南:主办权就是发展权,影响力就是生产力。这是我对举办大型赛事的理解。主办权就是发展权,我们可以通过主办权的资格来向国家申请到非主办方的各种支持,使人流、物流、信息流在瞬间集中在一个地方;影响力就是生产力,就是吸纳注意力的时空表征,主要是指对经济的影响,举办亚运会可以吸引世界各国的注意力。时间越长,影响力就越长,我们从确定举办之日就开始宣传亚运会;空间范围越广,空间影响力越大,从体育领域扩展到其他领域,从广州扩展到珠三角,扩展到全国,全亚洲。

 
亚运吉祥物“吉祥如意乐洋洋”

现在,我们在广州的城市建设方面已经投入了两千多亿,对广州的推动是必然的。

今日中国:场馆的赛后利用,是如何计划的?

刘江南:在场馆建设上,广州亚运会做到了“规划的前瞻性、布局的分散性、功能的多样性、建筑的实用性、管理的科学性、使用的效益性”。亚运会的场馆都远离城市中心,分布在城市周边,虽然会在比赛期间给媒体或观众带来不便,但是,从长远看,这种规划会更有利于场馆周边的市民利用场馆。同时,比赛期间的广州的交通是有保障的,不用担心比赛期间的交通问题。

场馆的赛后利用,是有序的合理利用,将投入和产出成为良性循环。我们对场馆采取的是“一场一馆一方案”的管理方法,具体做到有效利用,给广州市民提供体育运动的均等化。

今日中国:广州亚运会如何体现岭南文化?

刘江南:岭南文化有许多元素,包括物质和非物质的。广州的饮食、粤剧、武术等,都是岭南文化。广州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古代丝绸之路的发源地,广州的这种开放、包容以及广州人的务实、肯干的特点更是岭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亚运会的项目设置上,新增14个项目,都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其中龙舟,便代表了岭南的文化特色。

广州市民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也属于岭南文化。广州的羽毛球被称为“市球”,还创下了四个“一流”:一流的运动技术水平,拥有7位世界冠军、2位奥运冠军;一流的群众普及,近三百万人打羽毛球;一流的举办国际大赛的能力,“苏迪曼杯”、“汤尤杯”以及中国羽毛球公开赛连续6年在广州举办,现在正在申请世界锦标赛;一流的羽毛球培训中心,世界羽联的两个培训中心,其中一个是在广州;一流的市场开发能力,我们举办的大赛,没有一次是政府全额拨款的,我们都是通过市场来支持。

从亚运会会徽、亚运会吉祥物、亚运会会歌到我们的亚运城,都包含有岭南文化特色。亚运城建筑突显岭南风格,楼宇屋顶都是岭南特色的镬耳墙;亭、台、榭、廊等仿古园林建筑,砖雕、陶塑、灰塑等传统工艺都展现了岭南建筑特色。

今日中国:与北京亚运会、多哈亚运会相比,您如何看待广州亚运会?

刘江南: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当时中国经济刚起步,亚运会更多的起到了凝聚人心的政治作用。2006年的多哈运动会是一场奢华的亚运会,是一次财富的体现。通过多哈亚运会,阿联酋成功转型为西亚的政治、经济的中心,现在多哈正在申办奥运会。

我们主张的是节俭办亚运,“一分钱当两分钱用”,我们是巧妇“妙”为少米之炊,我们要给人们展现一个有特色的亚运会。



   上一页   1   2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