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各地
松江——岁月湮没不了的辉煌
2010-09-17 11:18 作者:武眉凌

在经幢整体浮雕中,艺术表现最集中最生动的部分是顶部的圆柱形浮雕“郡主礼佛”。浮雕场面广阔,郡主在两女官搀扶下行进前去礼佛,整组雕塑共有人物及佛像共16个,极富动感。彰显着大唐风韵的唐经幢,是一幅竖在地上的盛唐艺术画卷,也是古松江的文化史诗,华亭古城的文化符号,更是松江为上海之根的见证。

记载着宋代东京梦华的方塔园,又让我们聆听到了另一个年代的声音。“方塔风铃”也是松江十二景之一。有人说方塔是风姿绰约的美人,最动人处是每层檐角上的风铃,像美人身上丁当作响的环佩,仅一阵风过,便发出甘霖落地,露珠敲打池塘般的美妙声响。这响了千年的悦耳风铃声,滋润净化了无数人的心。

方塔旁有一座古老的照壁。照壁建于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整个照壁为一整块宣传道教教义的精美砖刻。画面上的祥兽麒麟四周散落着元宝、如意、珍珠和金钱,雕法技巧的浮、镂、透、空在照壁上都有,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抗战时期,日寇对松江进行狂轰烂炸,除了方塔与照壁以外,其他古建筑都荡然无存。

松江的古建筑哪个朝代都有遗留和经典,唯有飞檐翘角,重楼叠出,古色古香的“云间第一楼”,是元、明、清三代松江府署门楼,据传说楼基是三国时东吴大将陆逊的点将台。

松江几处遗存,串起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历史。醉白池公园不仅留有宋时的碎片、明朝的背影,还有清王朝的气息,是不能不走走的江南名园。

醉白池公园的前身为宋代松江进士朱之纯的私家园林,名叫“谷阳园”,取名自陆机说自己的家乡在谷水之阳的意境。明朝末年,松江著名书画家、礼部尚书董其昌在此处建造“四面厅”,“疑舫”等建筑,到了清康熙年间,著名画家顾大申将此处列为私人别墅。

全园分外园和内园,外园开阔疏朗,有一种大气自然之美,而内园紧凑迂回,有一种小巧精致之美。园中最精彩的地方,是内园里的一方清池,以及池四周环绕着的轩堂楼台,廊榭亭桥。“池上草堂”横跨水池之上,堂正中则挂着“醉白池”匾额,屋前乔木参天,池水从堂下穿流而过,有小桥跨于池上。此情此景,堪与苏州园林媲美。

风云可吹去鼎盛 烟雾锁不住英雄

松江的鼎盛时期是明清两代。明代松江府经济号称有两个第一:一是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所出布匹,日以万计”,松江布“衣被天下”;二是苏松“赋税甲天下”,苏松两府的田赋超过了浙江全省。松江府每年向朝廷缴纳的赋税曾经高达140万石(60公斤为一石)稻米,居全国第一,税额相当于当时数十个县的总额,一直到清代后期,松江府的赋税水平始终高居全国第一。

松江的经济能够号称第一,不得不提及一个女人,那就是黄道婆。很多人在小学读书时就知道这位女人,她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级科学家。她从海南岛带回先进的纺织工具和生产技术,教当地人纺纱织布,开发精美的棉纺织品,使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品的集散中心,享有“纺织之都”的美名。

这一美名的由来,还得归功于一位丁娘子。清初诗人朱彝尊曾有长诗盛赞丁娘子:“织成细布光如银……重之不异貂……”当时的宫廷贡布多为她所织。其实,当时不仅在中国,19世纪展出的英国绅士的裤料就是松江的印花布,法国大作家雨果在小说中也曾提到法国上流社会流行穿松江印花布做的裤子。

追溯松江的历史人物,应从春申君开始。春申君姓黄名歇,是战国时期名扬天下的四公子之一。今天的苏州、松江一带,是他的领地。传说他曾率领民工,开挖了一条从太湖始流,穿过嘉兴、枫泾、松江3个古城,导太湖水东南入海的南江。后人为了纪念春申君黄歇,就将南江称为“黄浦”,又称为“春申江”、“申江”、“歇江”。相传今天松江的春申村,就是当年他兴修水利、疏通河水的指挥部所在地。民间传颂着一首儿歌“嘟嘟嘟,嘟嘟嘟,爷娘去开黄浦江,回来又开春申塘,领头爷爷叫春申君,住在唔奴村头黄泥滨……”

 
位于松江区小昆山镇的二陆草堂

为纪念春申君,松江在春申村的田间建了春申祠。那里,举目是蓝天俯身有碧水,眼前还有绿油油的庄稼非常美。特别是在春申君祠里,有浮雕《上海之根》,上面塑有吴王狩猎、陆氏文武等。陆氏,即陆机、陆云兄弟,松江人称其为“江东二俊,云间二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