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历史上的另一个亮点,是明清时期,涌现出一批富有创造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学者群体,为社会结构变迁中的中国注入新的活力,也使这片土地得到了清代大诗人龚自珍这样的赞誉:“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的赞誉。
其实,常州的思想学术达到登峰造极的时期,确切在清代,清代初期,浙江著名诗人查慎行有过这样的诗句“毗陵诗国千年事”,其实,岂只是诗国,清代常州五学派,让常州似午夜的烟花,达到了令人炫目的程度,那是两千多年文化积累的一个大爆发。常州学派,阳湖文派、常州词派、常州画派、孟河医派在全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是当今任何一个地区都没有过的辉煌。特别是常州的今文经学派(即常州学派),在清代经学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常州学派的核心是一个变字。康有为以今文经学为理论基础,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运动,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可以说,常州学派深深地影响了中国近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其影响一直到今天还没有消失……
从常州的青果巷曾走出一位年轻人盛宣怀,他北上进了李鸿章的府邸,在中国近代兴办的30多个民族工业中,盛宣怀占了近三分之一。虽然他保守的立场使其成为悲剧性的人物,但是他为常州人打下了办实业的地基。让办实业的热情永远不减的常州,在20世纪80年代初再一次名扬中国,纺织、机械、电子、车辆制造业让常州这个中国重要的轻工业城市昂首在时代的前沿,成为全国中小城市的典范。“农字当头滚雪球,”“小桌子上唱大戏”的常州经验,让常州名扬全国。
这片土地上的“龙和凤”
“常州星象聚文昌,洪顾孙扬名擅扬。中有黄滔今李白,看潮七古冠钱塘”。一直以来这首赞美常州的诗令常州人颇感自豪。这样人杰地灵的地方,每一条小巷都有历史,每一间老屋都有故事,甚至还有那划着桨从远处载来的传说……
奇怪的是,常州人首先跟你聊起的不是土生土长的常州人的故事,而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事。他登过的码头,他写过的诗词,甚至他们说,苏东坡1000多年前,就给常州做过广告了。苏东坡与常州之缘,正如他自己所说:“殆是前缘”。他虽非常州出生,却在常州终老。他曾两次向皇帝奏章《乞居常州》。为什么苏东坡对常州如此“独钟”,不仅仅是因为常州的自然风光,更重要的是常州人的重情重义。当然也有传说他在此有爱妾,我听到的是,苏东坡被贬到海南时,所有的朋友都不理他了,千里迢迢徒步走到海南去看他侍候他的,唯有常州人……当然,东坡也有些令常州人感动的事,有一年的除夕之夜,东坡路经常州,为了不打扰大家,他独自在船上睡了一夜,并写下了一首诗“……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常州人为纪念此事,在苏轼停船夜宿的地方建了“野宿亭”,至今还在,我去时,见亭上有一对联:“旅枕三更难入梦,孤舟一夜许相依。”
常州人敬仰苏东坡,苏东坡11次到常州,他到常州停船的地方,后来称为“东坡古渡”,早在南宋时,常州人就建起了“舣舟亭”,如今,他们以“舣舟亭”为龙头,建起了一个东坡公园,此公园在古运河边上,不仅老百姓喜欢苏东坡,就连康、乾二世都是东坡的铁杆粉丝。康熙在常州题过“坡仙遗范”,乾隆下江南时要求跟着东坡的足迹,留下“坡留我则往”的佳话,并在“舣舟亭”旁题下了“玉局风流”的牌匾。到常州踏踏东坡的足迹吧,既沾了文人的灵气,又有皇家的贵气。
常州的名人,多从白云溪和青果巷走出。白云溪是常州城内的一条河。古代,从白云溪走出了四个状元七个公卿,就在1.2公里的古运河边,流离的苏东坡,也终老在这河边,为什么一生颠沛流离,是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他紧赶慢赶在咽气之前赶到的地方,名叫“藤花旧馆”就在白云溪边,离王安石写变法书的半山亭,直线距离仅200米。这条河,还孕育了常州画派的领军人物清初“画坛六大家”之一恽南田,“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诗作者赵翼……从青果巷走出的历史的名人,那就更多了,明清时期的达官显贵,社会名流都聚居于此,实业家盛宣怀,刘国钧,小说家李伯元,语言学家赵元任,中共早期领袖翟秋白……但是,让我感动的不是这些名人业绩,而是一段旷世情缘。确切的说,是这段情缘的女主角。
上世纪20年代,轰动一时的美院裸体模特事件,让刘海粟名扬画界。而他的表妹,为支持他,远远地用乱针绣出裸女,成为刺绣裸女的第一人,那是她对表哥的默默支持,也是她情感自然的流露……
其实,杨守玉是一个极为不凡的女子,呕心沥血发明的乱针绣艺术,填补了刺绣界的空白,是刺绣界的大师,但是她却极为低调,人淡如菊。她对刘海粟的感情正如一首诗里所说的:你见或者不见我,爱就在心里,不增不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