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文化
在闹剧中默默登场的《独唱团》
2010-09-16 14:30 作者:李 楠

客观说来,《独唱团》的很多细节之处都体现出主创团队的用心,图文紧扣现实,亦不乏高质量的名人佳作。120页满满当当塞进34篇作品,可谓前所未有的“实惠”。当然,不足之处也很明显。例如个别篇目文笔不佳,整体亮点和特色不够突出,图文组合上多处值得商榷……

 
内页漫画

浙江《钱江晚报》副总编鲁强,曾与《独唱团》有过合作,他深感韩寒这支年轻团队的创造力。在接受采访时,他充满了爱惜与赞赏:“他们这个团队,青春、有效率,对社会、对常识有使命感,对先锋精神有热爱。”鲁强举了个例子,《独唱团》团队会为一个想法熬夜讨论,他们热情涌动,为追求明快、干净的杂志质感,一个星期就能拿出全新的版式编排,等于将杂志重做一遍。“与追求先锋个性相映的是,他们善于沟通、真诚,他们对经历波折的编辑工作,乃至《独唱团》具体文字,其实有清晰的判断。他们够努力够不易了,需要鼓励。”

运营:天价稿费挑战市场标准

当读者和媒体聚焦在“韩式风格”的比重上时,业内人士关注更多的,恐怕是每千字1000元至2000元的天价稿费了。

就国内的行情而言,待遇比较好的原创杂志,普通稿件稿费大约在每千字100元至200元,是《独唱团》的十分之一。特约稿件会更高些,但千字千元的情形,即使对于国内最牛的杂志和作者而言,也绝对不算常见。

至于图书的稿费,那就更惨。普通作者书稿一次性卖断版权的,能谈到每千字70元都要放礼花庆祝了。据一位在出版社工作的人士说,最底层的写手只能拿到每千字20元,在北京这样的城市,这意味着四千字换来的稿费,只够买一张电影票。

路金波,早年从事创作。他曾颇有感触地说,做书比写书更赚钱。而更有作家表示,在中国,能够仅仅靠写作就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很好的,也就那么十几个人。

而低稿费换来的是粗制滥造、注水充数之类,已经算是客气的了。更有甚者,把别人的文章拿来改头换面拆散重组,甚至成段地复制粘贴,然后堂而皇之署上自己的名字换稿费。

 
《独唱团》封面

韩寒逆市而为的举动,让人对他的运营成本表示担心,毕竟杂志不夹杂任何广告。有出版人士指出:“韩寒必须克服两个难题:首先杂志的售价是16元,这可以买3本畅销的八卦类杂志,它的定价偏高,定价偏高就有商业风险;其次就是高额稿酬,封面原创文章千字2000元,普通稿件千字1000元。作为写手,谁都高兴高稿酬;作为看客,谁都表扬你的好意,但是作为老板,这就是创业的风险。现在畅销杂志的稿费也就千字200-400元,差距有多大,风险就有多大。”

对此韩寒表示:“我咨询了一些人,问作者的稿费在文学类杂志的成本占多大。得到的答案是,忽略不计。我认为这对作者很不公平,因为杂志就是由他们的文章组成的……一个文人,如果在这样大压力的社会里不能够衣食无忧,我认为,他就不太可能有独立的人格和文格。”

第一期杂志中笼络了很多在当下中国很有影响力的作者的独家作品,像主持界文化人蔡康永的《脏话到底脏在哪儿》、网络红人罗永浩的《秋菊男的故事》等,还有著名作家欧阳应霁、石康、艾未未等人的作品。

《奶溪漫画》的作者擦主席表示:“给《独唱团》画漫画就和我平时创作完全一样。我一向喜欢画荒诞的东西,我的作品题材也都来自现实,这次画的‘超级屁股’歌唱比赛海选也是一样。很荣幸我的作品能登上《独唱团》,它的姿态是很独立的,不迎合潮流。能在这样一部杂志的诞生过程里掺和一下我很开心。”

《独唱团》究竟能走多远,还有待时间证明,韩寒的这本杂志还只是个试验品,但是它的出场就表明了一种存在。



   上一页   1   2   3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