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文化
在闹剧中默默登场的《独唱团》
2010-09-16 14:30 作者:李 楠

张一一,“80后”作家群中最具争议的一个,有着“炒作教主”的头衔。2009年他甚至出版了一本名为《炒作学》的“专著”,介绍了诸多炒作成功的经验,引发图书出版机构争相抢购。

“凭借炒作传播自己是‘80后’作家的三大特点之一,其余包括个性大于文学性,摆不脱青春的局限。”一位文学批评家直言,他认为大部分“80后”作家的作品更可以说是“快餐文学”,其文学性和严肃性大打折扣。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对此现象的评价更是一针见血“他们(的创作)是建立在物质与消费基础之上的另类体验”。

随着年龄的增长,“80后”作家群体已经不再年轻,他们原有的读者也不再年轻,他们不得不思考如何走得更远?但现实是一些人的创作无法取得突破,逐渐被市场淘汰。如今,易术已宣称不再从事创作,淡出文坛;张一一则忙着炒作赚钱,与文学不搭边了。

但是,韩寒,这个“80后”却向着文学性和思想性迈进。

内容:“公民读本”or“站台读物”

《独唱团》面世之前的一次网络调查中,22056人投票表示希望看到“韩寒博客中那种针砭时弊的杂文”,占所有投票者的69.7%。因而,当拿到文艺气息浓重的《独唱团》之后,不少读者或多或少地感到失望,甚至有人抱怨这本杂志“温吞平淡得就像一本火车站‘站台读物’。”

但是也有一些读者,秉承“从字缝里看出字来”的执着精神,研读后指出:韩寒是将素日的锋芒巧妙蕴藏在温和的文字中,寓深刻于平淡,已臻“大音希声”之化境,《独唱团》一书,堪称当代青年的“公民读本”。

 
《独唱团》内页

引来如此截然相反的两种评价,不知是否在《独唱团》创作团队的预料之中。不过,对于这本杂志的风格定位,主编韩寒其实早就亮明了观点:“我们总说,这个社会需要常识,需要启蒙,但其实我认为,互联网十年,该启蒙的人已经被启蒙了,有常识的人一直有常识,大家其实都知道美和丑、好和恶。……而一本文艺读物,除了能提供好的文艺作品外,能量有限,如果你抱着想看战争片的心态误看了一部文艺片,无论这部文艺片多好,你都会失望。”

其实,尽管定位为一本文艺杂志,《独唱团》仍然鲜明体现了韩寒式的人文担当。譬如《好疼的金圣叹》的借古讽今;譬如《秋菊男的故事》的以小见大;譬如《你们去卅城》的高度写实;譬如《我想和这世界谈谈》的绵里藏针……甚至表现在扉页的设计上,你会看到文字间有一把“锤子”的留白,这些人都联想到著名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主人公安迪就是用一把锤子越狱成功,获得自由。这把锤子包含了“自我救赎和救赎他人”的喻意。

民营出版业的翘楚路金波曾高度评价这本杂志说,这是一本青年知识分子杂志,将会影响百万中国人。而主编韩寒则强调,这是一本能够改善作者生活的、给年轻人以安全感的文学杂志。

很多人不明白为何他会提到“安全感”一词。

 
《独唱团》创刊号备选封面

事实上,从去年韩寒接受《南都周刊》的访谈时就可以明白。当被问及对同为“80后”作家的郭敬明出版的杂志《最小说》的评价时,韩寒说:“他(郭敬明)告诉人家爱马仕(国外奢侈品品牌)有多好,但是以他的读者的购买力,可能买本他的杂志都够呛了,你给他灌输这种思想,而且看他书的孩子还小,多是‘90后’,他给他们灌输这样的价值观是不对的。事实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分对错,但是分贵贱,他灌输的价值观是很贱的价值观。”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