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人物
一个美国医生在中国的传奇
2010-09-16 11:29 作者:曦 文

“听忏悔的神父”

援助中国的外国人,人人都找马海德看病。对于外国人圈子里的许多人来说,马海德像是听忏悔的神父。有些外国人不能适应中国的社会生活和行为准则,认为中国人太刻板、太教条,他们经常向马海德求教。熟悉两个世界的马海德用他们所理解的语言,谈两个世界的长处、缺点,并给予他们指导。

其实1949年的解放,对于马海德个人来说也是一种考验的开始。他的生活有两种重要的变化,一方面,他可以专心从事医学和卫生工作。但另一方面,他也开始遭受政治上的歧视和不公平。马海德被扣上“特务嫌疑”,甚至“外国间谍”的帽子,在工作上被“控制使用”。

 
1978年马海德拜会斯诺基金负责人戴蒙德夫人(右二)及斯诺的姐姐(右一)

1950年才从医学院毕业的戴正启被任命为皮肤病医院的所长。他曾向上级提出所长应由马海德担任,被拒绝了,理由是“外国人不能做政府单位的负责人”。马海德只是研究所的顾问,而且不能参加一些党的活动,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

“文革”中有些在华的外国人被以“保护”的名义监禁起来。一个中国朋友建议马海德带着妻子和孩子离开中国。马反驳道:“为了什么?我爱这个国家,我爱她的人民。”但此时,马海德也做好了被“保护”的准备,他告诉妻子苏菲,“一旦把我放在‘保护’之下,你不必着急。你可以确信我从没有干过一点点对人民对党不利的事,我迟早会回来的。”

“文革”中,他继续保持着积极的态度和幽默感。一天下午他回到家笑着宣布说:“我的中文是越来越进步了。即使我的名字颠倒了过来,还加上个红色的大叉,我也能认得!”

同时,他坚决地站在被不公正攻击的同志一边。他秘密给他们治病、送钱、送食物,有时他把从别处来逃避迫害的人,藏在自己的家里;同时他对于被迫害者,表示支持和同情。

一天下午,他看到一个同事被红卫兵监视着在大太阳下游街,于是他冲他微笑着打招呼:“王大夫,你怎么样?很高兴见到你!”多年后,那位王大夫回忆道:“现在看来,似乎不算什么。但是在当时那种疯狂的气氛中,对于被大多数人说成是‘牛鬼蛇神’的我,他如此热情地称我为‘大夫’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

所幸,在“文革”中,马海德除了被抄过一次家外,没有遭遇到更大不幸。

最后一战

1976年到1984年期间,马海德接受过8次大手术,他被怀疑为癌症,虽然每次他都死里逃生,但他的身体也因此变得衰弱起来。有一次,他对儿子周幼马说:“我的手术虽然好了,可是这种病,手术后没有再活过七年的,我的时间必须抓紧。”

“文革”的结束,被马海德形容为新生。1978年年初,马海德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委员,同时他也成为卫生部的顾问。他开始关注从50年代末就已经在进行的防治麻风病的工作,60年代,他发现麻风病是可以防治并能治愈的,然而“文革”的到来使一切都终止。

 
1987年夏日的“全家福”(后排左一为马海德,后排中间为马海德的儿子周幼马)

1976年,马海德对戴正启说:“我觉得更年轻了,身体也更棒了,我等不及了,要再去攻击麻风病。”戴当时仍是皮肤病性病研究所所长。每次只要一看见戴,马海德就不停地谈论麻风病,有时谈得太兴奋,甚至忘记了吃饭,妻子苏菲得一次次地去叫他,然后他会拉着戴去饭桌上继续他的谈论。马海德提出到2000年消灭麻风病。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