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特稿
旅游世博:成本最低游世界
2010-09-14 15:38 作者:本刊记者 张 洪

对于台湾人来说,世博会是一个开在家门口的盛会。台湾各大媒体从购票、预约进园、逛园着装、必备物品等方面对世博会进行全方位报道,“来上海,逛世博”成了这个夏天海峡彼岸的主题词。

两岸之间一票难求

世博会开幕两个月来,在上海交通大学执教的台湾产业创意促进协会会长解仑的家成了一个小小的“联合国”,8轮亲友分别来自美国、德国、巴西、加拿大……全部寄宿在他的屋檐下。7个房间,5个成了“客栈”。最“不客气”的要数儿子,带着26个学建筑的同学来投奔老爸,每个房间挤几个人,“早上要分两批才能吃完早餐”。

儿子进了七八次世博园,最喜欢西班牙馆,这也是解仑的兴趣点:“除了钢筋水泥,我们真的没有别的选择吗?”

看过山东人编的“大篮子”,解仑有了答案:“柳条编不是永恒的东西,搞不好台风来还很麻烦,但是这个创意很棒!”

客人中,有些看完世博去了苏杭,还有的转飞成都和西藏。暑假开始后,解仑家的世博来客更多了。“这是欢天喜地的事情,不会觉得麻烦。”解仑乐呵呵地说。

有多少台湾人来上海看世博?《落户上海》杂志主编常文驹提供了一个参考:上海飞台北的飞机班班客满,一票难求。

 
《移居上海》主编常文驹

上海是距离台湾最近的国际大都会,与台湾航空直线距离六百多公里。时值世博会和暑期旅游高峰期,两岸新增航路——上海虹桥对飞台北松山成了名副其实的“钻石航线”。空中飞行一个多小时后,飞机在上海虹桥机场降落,搭车到市中心新天地商圈约二十分钟,快捷和便利超出想象。因为ECFA的签署和经济复苏的利好推动,这条航线居高不下的票价和一票难求的情形,让不少人望“机”兴叹。所谓“早上在上海开会,晚上回台湾吃晚饭”,借助这条“热线”,两岸真正成了一家人。

说起同胞看世博的热情,常文驹语气肯定:“这么方便,台湾人当然要来看!”

请来沪的亲朋好友喝杯咖啡吃顿饭,尽一下地主之宜,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他打趣道:“这就是世博的边际效应,我们也是世博的贡献者!”



1   2   3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