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专题
别了,高考!
2010-09-14 14:42 作者:本刊记者 乔天碧

1999年,中国的大学开始扩招,高考录取率逐年增加,今年全国的平均录取率已经达到70%,其中超过80%的省份达到10个。1979年,全国首次统一高考时,录取率只有6.1%。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正放弃高考,这个被认为能够改变命运和实现社会阶层流动的最重要考试。近年来,每年都有十几万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2009年这一数字达到了84万,据推测2010年的弃考人数应在百万人以上。《时代商报》的一项高中毕业生问卷调查显示,11.6%的受访者选择了弃考,而有近七成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条件允许,愿意选择弃考”。这些弃考的莘莘学子是走上一条高考之外的康庄大道,还是选择了比过“独木桥”更艰辛的道路呢?

转战“洋高考”

2009年中国有20万人出国留学,2010年这一数字已被突破,且呈现低龄化的趋势。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放弃高考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正以年均20%的速度增加。与多年前一些家境条件优裕的学生,因高考无望而出国就读社区大学或二三流大学不同,越来越学习成绩优异的高中生开始放弃国内的高考,转而参加SAT(俗称美国高考)或者Alevel(俗称英国高考)之类的“洋高考”,申请世界名校。

 
放松心态,迎接即将到来的高考

《新京报》与新浪网进行的一项七千余人参与的网络调查显示,64.6%受访者表示选择留学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就业压力大;21.1%的受访者是因为“国外教育好,选择多”;39.1%的受访者留学是为了扩大视野,并认为国外的环境也更能让自己成才。

复旦大学附中的程佳琦从高一下半学期就开始准备留学。高二时,她参加了SAT考试,并开始申请学校,因为一直没有收到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她参加了复旦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并被预录取,这时她陆续收到几所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最终,程佳琦选择了美国佛吉尼亚大学。程佳琦认为整个择校的过程,是她在选大学,而不是被大学选。而且,佛吉尼亚大学直到大三才开始选专业,“到了大三,我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会比较清晰,有利于我做出最适合自己的专业选择。”在复旦附中这样的上海重点中学,毕业生留学的比例已经达25%-30%。

上海师范大学剑桥国际中心总监梁洵安认为,很多学生弃考选择留学,是因为国内的高端优质教育资源相对有限,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而且国内对具有国际视野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许多经济条件许可的家庭愿意送孩子留学。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频繁发生的高校教育腐败和学术腐败,损伤了高校的公信力,导致内地大学声誉下降也是许多学生选择留学的原因。

杭州学生夏丽选择到美国留学是因为“对国内教育缺乏信心……我现在去挤高考独木桥,以后再挤就业的独木桥,何必呢?如果说花下去的心力和文凭的含金量也可以化成性价比的话,我认为放弃高考是实惠的。”她认为用相同的努力,甚至少花一些经历,她可以申请到国外更优秀的大学。



1   2   3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