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English | عربي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社会
“616”工程:扶助民族地区的新尝试
2010-08-17 10:51 作者:文图◇本刊记者 陈 君

位于中部省份湖北省西南部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在恩施州这块占全省面积六分之一(2.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的28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52.6%。由于地处山区,交通条件不便,这里也是湖北省的贫困地区。从2007年以来,湖北省实施了“616”工程,即由省委、省政府10名领导同志牵头,每名领导同志带领6个单位,对1个民族县(市)进行对口帮扶,每年至少办成6件较大实事。

“616”工程启动近三年来,恩施州绝对贫困人口从210万人减少到5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由66.5%下降到15.2%,实现了整体上解决温饱的目标。恩施州村村通电,通公路的村达96%,广播电视混合覆盖率达98%。

 
恩施大峡谷

现在,这一工程已由原定的6个部门扩展到十几个部门,甚至几十个部门。它们至少为每个县(市)办成了6件事,甚至十几件较大的实事、好事。

从基础做起

大转拐村村民胡传翠拧开厨房的水龙头,笑着说:“我们现在用的是自来水,再也不用为饮水操心了。现在不仅我们喝上了自来水,连养的猪也‘喝’上了自来水。”

大转拐村是恩施州首府恩施市最贫困的村。受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大转拐村缺雨少水,是典型的缺水村之一。过去,村民用水主要靠在房屋顶上或利用山中石槽修建简易的旱井积存雨水使用,极不安全卫生。43岁的胡传翠以前每天一睁眼最先考虑的就是家里的水是否够用?家里的蓄水池要是没水的话,她就要步行到10里外的后山脚下去挑井水。她说:“那时候去挑水,不像现在修路了好走,一道都是山路。有时候摔一跤或者水桶绳子断了,水就白挑了,来回一趟就要耽误一天的时间,而且水质还不好。”

负责帮扶大转拐村的省水利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省扶贫办等单位将饮水问题作为帮扶当地的切入点。他们从15公里以外引水,让全村80%以上的村民喝上了自来水。

 
大转拐村村民门“幸福”的笑容

胡传翠用“翻天覆地”来形容现在的日子。她告诉记者,现在不仅喝水不愁了,而且在政府的补贴下家里还用上了沼气。乡镇的农技站还经常派人指导他们耕作,特别是政府帮他们修了路,让地里产的东西可以及时卖出去,家里的收入比以前也提高了许多。今年,她还在政府“以奖代补”政策帮助下,盖起了房子。



1   2   3   4   下一页  

 
台港澳侨
· 多因素致中国留学生陷中国人圈子 阻碍融入脚步
· 马来西亚人均寿命延长 华裔女性达79.8岁最长寿
· 恐子孙争产引非议 台湾民间渐刮“裸捐”风
· 两岸企业领袖峰会结硕果 签亿元茶叶订单
健康
· “红宝”枸杞
· 牛奶到底还敢不敢喝
· 靠自己挣时间
· 寻找大脑“通关令”
· 乔布斯离世的健康启示
· 秋冬进补,对“血燕”和鱼翅说不
· 勾兑虽无害,骨汤不补钙
外交部 国侨办国台办中国侨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全国台联中国台湾网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
国际在线 CCTV海峡两岸环球时报福建东南新闻网凤凰网侨报欧洲时报澳门时报
今日中国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律师 在线订阅
版权所有 今日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