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让两岸人员的交流越来越自由。福建与台湾同文同种,生活习惯,连吃的小点心都是一样的。”所以,王衍筑的公司尽管已经聘用了好几位台湾人,但是,他考虑未来会更多地引进台湾先进的技术人才。
曾经有人说,ECFA有助于两岸业者负起世界地球村的责任,它不仅有利于两岸,同时具有亚太价值、全球价值。而在王衍筑看来,“ECFA的价值远不止经济意义上的。”他顿了顿,加重口气说:“减少硝烟味也是一种责任、一种价值。因为两岸曾经经历过军事对峙,彼此站在双方的角度看问题可能都会有些差距,但是通过人员来往,增进情感,代替了对抗,这本身就是对世界地球村的最大贡献。”
“一切皆因ECFA”
陈铁汉
台湾针织产业联谊会会长、台湾中华成衣服饰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石狮台昱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一切皆因ECFA。”陈铁汉笑着说。如王衍筑一样,陈铁汉最近也在忙于接待来自台湾的纺织业者。
陈铁汉(右)
“就是因了ECFA,今年来福建石狮参加海峡两岸服装博览会的台湾厂商突破了历届的规模,大家都盼望ECFA能够带来更大的商机。因为ECFA的签署对台湾经济举足轻重。它能够改变目前台湾生态环境,让很多产业看到了未来的愿景和发展。”
在陈铁汉看来,中国大陆不仅是世界的工厂,将来还会转型为世界最大的市场。ECFA之后两岸的关税壁垒取消,台湾的纺织服装业受益良多。第一,台商可以在零关税的条件下进入大陆市场。第二,利用大陆作为跳板辐射到东盟十国去,包括东北亚。
“ECFA让两岸纺织业合作更加紧密。”陈铁汉分析说,台湾纺织业的中上游对大陆来讲绝对是优势互补,台湾欠缺的是天然纤维,如棉、麻、丝、毛等原材料。而台湾石油99%以上是靠进口,因而在石油链中产生的所有化纤原料,像尼龙、涤纶、晴纶 氨纶的研发在国际上比较有成就。因此,ECFA后,台湾商家可以在没有关税的情况下购买大陆的天然原材料。
也是因为ECFA,陈铁汉那坐落在石狮服装城最显赫位置的台湾纺织服装研发贸易大厦正在加紧建设施工。“ECFA让我可以发挥的空间更大了。”陈铁汉说。
按照陈铁汉的想法,台湾纺织服装研发贸易大厦要做成一个平台,将台湾的纺织产业以及所有与纺织有关联的产业,包括研发、设计、广告、文宣、市场链,甚至包括包装、物流等都移过来。
雄心勃勃的陈铁汉说,他已经跟台湾的纺织研发中心谈过,对方已经答应到这边研发。“台湾的纺织研发中心有1000多项发明和专利,我正在考虑将其中的400多项嫁接到大陆。”其实,很多年前陈铁汉就与之联系,“碍于当时民进党执政时的法律限制,不可以直接转。现在好了,ECFA一签署,两岸纺织业合作都可以透过我们的这个平台进行筛选、对接。”
陈铁汉认为台湾既然有了发明专利,就不用束之高阁,而是尽快商品化,因为大陆有广大的市场可以承接。这也省却了大陆建设研发队伍的时间。“假如没有ECFA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陈铁汉的祖籍是福建漳州,之前在台湾从事纺织织造业。1992年,陈铁汉在大陆听到了邓小平南巡讲话,对两岸的发展有了信心。那一年,担任台湾针织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的陈铁汉开始到福建投资建厂。1998年,福建举办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陈铁汉认为这是两岸发展的好平台,能加大和促进两岸产业的交流。于是,他回台湾邀请了纺织业的同仁参加博览会。“算起来,到今年已经前后共举办了12届。我在其中扮演的穿针引线角色从来没有间断。我的事业也从纺织行业,转向促进两岸交流的媒介的工作。”每一年组织四五次两岸同业者交流,让陈铁汉乐此不疲。
从某种程度上讲,ECFA不仅仅是两岸经济上的合作,它还带动了两岸人民进一步的交流。
“ECFA改变了台湾对大陆的印象,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台湾人对大陆的印象还停留在过去的时空背景中。ECFA作为两岸更加紧密的交流合作,也能够让台湾基层的民众理解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大陆,跟他们过去印象里面的截然不同,这对未来两岸的发展起到非常正面的作用。”陈铁汉说。
“如果说ECFA对我个人的影响,”陈铁汉接着说,“我的梦想是两岸中国人真正成为是一家人。”
陈铁汉的父亲是黄埔军校学员,1948年,他随家人从武汉去台湾,所以名字中有一个“汉”字。正因为此,陈铁汉说:“我相信中国的一句古话,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